(
课件网) 送元二使安西 诗人简介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也通佛学,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等。 王维(701—761)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所作,后被乐人谱曲传唱后,称《渭城曲》,又名《阳关三叠》。本诗大约作于安史之乱之前,诗人送友人元二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送行,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解题 送元二使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王维送别一位别称元二的朋友去西北边疆。 走进生字 多音字 朝廷 cháo 朝霞 朝 zhāo 舍弃 shě 宿舍 舍 shè 初读 自由朗读 划分节奏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诗 初读 反复朗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解诗意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位于渭水北岸。 浥:沾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解诗意 翻译 渭城清晨的细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客舍旁边的柳树显得格外翠绿清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诗意 更尽:再喝干,再喝完。 阳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故人:老朋友。 翻译 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 前两句表明送别的时间———早晨,地点———渭城客舍前,景物———柳树,营造了愁郁的环境氛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赏析 这两句写频频劝酒,直接抒发惜别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环境描写 (景美) 劝酒话别 (情深)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更”字换成“饮”字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 不好。 “更”字说明诗人已经劝了多次酒,饮尽了多杯,但无论多么不舍,朋友启程的时刻总会来临,这是诗人只能最后一次举杯相劝。 “更”字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舍难分之情,你还能想到哪些含“柳”的诗句呢? 思考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柳条折尽花尽飞,借问行人归不归? 主旨概括 这首诗情景交融,将离别之情融入环境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拓展积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描写离别的诗句 拓展积累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情。 鸿雁:书信。 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景美 情深 离别意更浓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正确书写生字。 3.收集关于送别的古诗。 谢 谢 观 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