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18781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471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九年级,教版,学年,2024-2025,答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6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下列关于化学家的贡献叙述错误的是 (A) A.道尔顿和拉瓦锡最先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假说 B.徐光宪为我国稀土分离作出了重要贡献 C.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D.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2.(2023·达州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3.(2023·自贡中考改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铜用作导线 C.铁锅用于炒菜 D.实验室用酒精作燃料 4.(2023·黄冈中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5.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下列有关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D) A.镁:MG B.氧气:O C.水:HO2 D.氧化铜:CuO 6.某同学取一支蜡烛,点燃,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 (B)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7.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D)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取药品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药品 防止腐蚀桌面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5分)下列是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硫黄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所做的笔记。 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②把块状硫黄研碎;③取少量硫黄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加热,硫黄熔化成黄色液体;④继续加热,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⑤说明硫黄有可燃性,其中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①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⑤ 。 (3)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② 、 ③ 。 (4)属于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④ 。 9.(7分) (2023·牡丹江中考改编)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②为 胶头滴管  , ③为 量筒 。 (2)溶解过程中用于加速溶解的仪器是  ① (填序号);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④ (填序号);酒精灯加热④,需垫 陶土网 (填名称)。 (3)使用仪器③的用途是 用来度量液体体积 。 (4)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10.(6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给物质加热时,要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外焰 部分(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②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先 预热 ,后集中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2)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颖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①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颖观察到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 ②该实验结论是 碳酸氢铵受热会分解 。 (3)实验结束后,洗涤试管,洗干净后的试管应 倒放 (填“正放”或“倒放”)在试管架上。 11.(7分)(2023·烟台招远期末)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朝向手心 ,细口瓶的塞子要 倒放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 灯帽 盖灭。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 对着自己或他人 。 (4)同学们称量7.5 g的氯化钠与50 mL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 某同学检查天平平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