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和行径。他一方面接受儒学“兼济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道家尤其是庄子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万物;他还接受游侠思想影响,所以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 但在黑暗现实面前, 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但他又在追求。矛盾、冲突及遭打击后的愤懑、狂放就产生了。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丰富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构思 瑰丽的境界 飘逸的诗风 唐玄宗天宝元年,由于别人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御用文人,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由布衣到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文章背景 解 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属于古体诗,类似还有“歌”“行”“吟”等。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初读感知 思考:全诗按何顺序行文的? 1、梦游之由 2、梦游之境 3、梦醒之叹 第一层:梦游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 越人语天姥:语,谈说。 云霞明灭或可睹:或,有时。 天姥连天向天横:向天横,向天际横冲。横,遮断。 势拔五岳掩赤城:势,山势。拔,超出。掩,遮掩. 天姥山有什么特点?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这个特点? 把神山和天姥山并提,起陪衬作用,以虚衬实,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诗 “神”的特色凸显而出。又用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天台相比。夸张地写它比五岳还挺拔,连有名的天台山也如拜倒在它足下。 特点:高大、巍峨 手法:衬托、对比、夸张 第二层:梦游之景 阅读诗歌第二部分,以时间和地点为序,指出这部分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1、景———寻意象 2、境———组画面概括意境特点。(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翰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 3、情———品情感 图景 意象 意境特点 情感 月夜剡溪图 月、影、湖水、猿啼 清幽宁静 愉悦 山中晨景图 谢公屐、云梯、日出、天鸡、花、岩石 雄奇壮美 惊悚震撼 昏暗诡谲 熊咆、龙吟、云、水 山谷黄昏图 洞中仙乐图 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霓衣、风马、云君纷纷、虎鸾、仙人如麻 富丽堂皇、 热闹盛大、 和乐融融 兴奋愉快 惊叹 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