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6432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任务式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28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主讲教师: 《春江花月夜》(第1课时) 学 校: 册别: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古今盛誉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学习任务一:多形式诵读全诗,了解诗意,感受和体验诗歌的音韵美。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标出韵脚 平生明(ing) 甸霰见(ian) 尘轮人(en) 已似水(i) 悠愁楼(ou) 徊台来(ai) 闻君文(en) 花家斜(ia) 雾路树(u) 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段。虽有九次转韵,但是转得自然而然,无丝毫生涩感,韵部的巧妙转换,暗示了春潮、江月、芳甸、花林、流霜、白云、扁舟、离人、楼台、镜帘、月华、鸿雁、鱼龙、闲潭、斜月、海雾、碣石、潇湘、落月等景物的交替。读来和谐悦耳,幽婉流畅,犹如静静流淌的河水,虽缓缓流动,却势不可遏。同时,音韵的婉转和诗意的缠绵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春 江 花 月 夜 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 王尧衢《唐诗合解》卷三:“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春字四见,江字十二见,花字只二见,月字十五见,夜字亦只二见。” 学习任务二:全诗围绕“月”来写,找出“月”变化的状态,梳理与概括内容结构。 月是作者笔下的主要意象,全诗围绕“月”来写,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请找出对应的诗句。 明月初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渐西落: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沉江海: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时间顺序———月升、月悬、月斜、月落 全诗随“月”的变化而展开,诗情也随“月”的变化而起伏。全诗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内容? 春江花月夜 月下之景 (1-8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9-16句)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17-36句)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月下之情 学习任务三:借助感知全诗的主要意象,赏析诗歌的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生”写出了明月随着奔腾的潮水喷薄而出的宏大气势,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滟滟”,写出了水光的繁华灿烂,形容波光荡漾。 “霰”,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写出月色清凉,月色朦胧。 月夜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 意境特点:空阔纯净、清幽柔美、朦胧恬静。 思想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主讲教师: 春江花月夜 (第2课时) 学 校: 册别: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学习任务三:借助感知全诗的主要意象,赏析诗歌的景物美、哲理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