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 《水循环》单元 8.小水滴的旅行 教学设计 单元 《水循环》 课题 8.小水滴的旅行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水循环 5~6年级 ②知道水在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知道水循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说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雾、云、雨、雪、露、霜等天气现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探究实践:能做简单的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态度责任:树立科学利用水循环的观念,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 重点 知道自然界三种类型的水循环过程。 教学 难点 能做简单的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引导课题,感受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文字描述:假如我可以变成一滴水,我可以是黑海的波浪,终将驰骋于地中海;可以化为阿尔卑斯山的彩虹,驾着西风,变成西伯利亚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被老松树的根吸收。 提问:从中你能找出水有哪些形态吗?这些不同形态的水存在于哪里呢? [PPT 4 出示]自然界不同形态、形式的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自然界中的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水滴的旅行。 二、活动过程,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预设25分钟) 1. [PPT 5 出示]小水滴的旅行。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图片。 提出活动要求:假如你是小水滴,请结合图片描述自己是怎样旅行的? [PPT 6 出示]水循环记录单,引导学生结合水滴旅行记,自己动手绘制一个简单的水滴旅行图。 开始活动。 [PPT 7 出示]提问:小水滴的旅行反映了水循环都在哪里进行循环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的循环。 [PPT 8、9 出示]自然界中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梳理猜测循环的各个过程———地表径流、蒸发、凝结、大气水分输送、降雨。 [PPT 10-12 出示]陆地内循环示意图、海洋内循环示意图、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梳理认识自然界三种类型的水循环。 2.[PPT 13出示]水循环的意义。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PPT 14 出示]师生共同总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既有对人们生活、生产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水循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PPT 15 出示]水循环对人类生活有利的一面: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PPT 16 出示]水循环可能造成的危机:不当利用水资源以及乱砍乱伐,过度开垦等,可能会造成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拓展活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预设5分钟) 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PPT 17、18 出示] 生活中的不合理做法导致出现的水资源短缺、污染等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PPT 19 出示]师生共同总结:节约用水,爱护家园。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核废水一般指核电站排出的废水,其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辽阔,这些核废水不会有什么影响 B.距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C.核废水会污染整个海洋,这种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2.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