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4779

9.《热传导》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3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热传导,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 《热的传递》单元 9.热传导 教学设计 单元 《热的传递》 课题 9.热传导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③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现象,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④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科学思维:能通过实验现象认识热的传递方向,能对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推理。 探究实践:会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热传导的方式作出推测; 根据材料设计热传导实验,寻求证据,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传导现象。 教学 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热传导发生的条件和传递方向,认识热传导。 教学 难点 能够巧妙的借助物体观察热传导现象。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蜡、圆形铁片、铁盘、火柴、铁架台、盛有热水玻璃杯、塑料杯、纸杯、金属杯、酒精灯、塑料棒、铜丝、铁丝、竹筷、热传导的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老师好! 一、引入课题,感知热传导(预设5分钟) 教师拿出一支空杯子,让学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 教师在杯子中倒入温开水,让学生再次摸一摸杯子的外壁。 [PPT3出示]提问1: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交流前后两次的感受差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提问。 (预设:杯子为什么前后两次温度有差异?杯子是怎样变热的?) 教师总结:大家想不想研究这些问题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热传导。 二、活动过程,了解热传导(预设25分钟) 1.[PPT 4 出示]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 (1)讨论探究方案。 [PPT 5出示]提问1: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这些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样研究 (2)学讨论后交流汇报。 提问2:谁来说说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提问3:给铜棒加热时,可以使用酒精灯。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PPT6出示] (教师出示酒精灯,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提问4: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凡士林不要太多,每次要匀一点;使用酒精灯时要按要求点燃酒精灯。) (3)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按照既定方案,验证猜想,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安全,以免烫伤。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交流实验现象。 提问5: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5)[PPT 7出示]教师出示学具,组织学生演示实验。 [PPT 8、9出示]师生小结:热是沿着物体传递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 2.[PPT 10 出示]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 [PPT 11出示]出示图片,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如锅、勺等。 学生交流这些用品的材料,并根据固体中热传递的特点,讨论、阐述其中的道理。 三、拓展活动(预设5分钟) [PPT 12 出示]教师提问: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 你想不想亲自来调查一下 教师组织学生课后设计调查方案,撰写调查报告。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热传导现象一般发生在( )中。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2.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方向是( )。 A.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B.从温度低的地方传向温度高的地方 C.没有规律 3.炒菜锅的手柄一般是塑料或木头,目的是( )。 A.美观 B.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 C.降低成本 4.不属于热传导的是( )。 A.对扭伤的部位进行冷敷 B.蜡烛燃烧 C.铁锅烙饼 5.金属汤匙放在盛有热水的杯中,会( )。 A.变热 B.变冷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