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节 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的生物圈 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思考 1. 少量砍伐森林中树木,森林的结构会被破坏吗? 2. 草原上适度放牧,草原会被破坏吗? 思考 3.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就会破坏其生态吗? 4. 若狐的数量减少,兔和鼠的数量就会无限增多吗? 生态系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维持自身的稳定。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图,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是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 某个草原上生长着茂盛的植物,为鼠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鼠类因此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被很快被鼠类破坏,植物数量迅速减少。食鼠动物(如蛇、鹰等)因为鼠类的增加,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植物数量的减少造成鼠类的食物不足,随之而来的是,鼠类由于食物不足和天敌数量的增多,数量很快下降,使植物的数量又得以增加。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生物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加,也不会无限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森林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少 多 弱 强 生物种类 简单 复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在遇到外来干扰时,生态系统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自然恢复吗 资料1 火山喷发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而此时储存在火山内部的岩浆会喷射而出。岩浆的温度非常高,因此岩浆所到之处会将动物、植物等生物化为灰烬,原有的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资料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个罗布泊。罗布泊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几乎没有飞禽能穿越这里。可是,罗布泊曾经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激的生命绿洲。后来,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再加上降水不足等自然原因,塔里木河的河水就出现了断流现象,下游罗布泊的水量也随之减少。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变化,草本植物死,“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或部分恢复,有时则完全不能恢复。 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安全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球人口压力 大气污染 土地污染 水体污染 过度放牧 荒漠化严重 研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为人类制定环境标准和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保护生态平衡,并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措施保障生态安全,并积极主动地改善自然环境,开展生态修复( p.75),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物学、地质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通过人为干预和管理,对受到污染、破坏或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1.什么是生态修复? 2.生态修复的主要目的是? 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 3.生态修复的方法有? 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其中,生物修复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来净化土壤和水体,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4.生态修复是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吗? 不是。而是通过修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恢复与完善。 我国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