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8336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607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学期
  • cover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 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学习重点: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独学、质疑) 作者:回顾鲁迅及与相关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 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背景:了解刘和珍及其参与的爱国活动。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 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课文中写到的“三 一八”惨案是继“ 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 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 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74期,后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3、整体感知,注音并积累字形,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问题。 注音: 徘徊pái huái 长歌当哭dànɡ 菲薄fěi bó 踌躇chóu chú 桀骜jié ào 黯然àn 噩耗è 肆无忌惮dàn 喋血dié 攒射cuán 屠戮lù 和蔼ǎi 浸渍zì 殒身不恤yǔn xù 洗涤dí 绯红fēi 尸骸hái 创造 创伤 攒射 积攒 通牒 通缉 碟片 谍报 喋血 蝴蝶 编辑 作揖 舟楫 和蔼 暮霭 必须;副词 必需:动词 爆发: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 暴发:侧重突发性,多用于传染病、烘水。 4: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它和一般传记文是否一样? 5.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和珍?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6. 第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 第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对学、群学) 1.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评价提升(评价、完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