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3分,计48分) 1.(2024·郴州质量检测)楚国虞邱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 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 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C.君主专制得到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 2.(2024·蚌埠调研)有学者指出,西汉刺史监察权虽然很大,但却没有权力干涉郡国的正常工作,否则郡守可以抵制并上诉。如西汉末,鲍宣为豫州刺史,“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因而被丞相司直接奏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刺史( ) A.注重考核地方官吏 B.受制于郡县长官 C.权力界限较为明确 D.监察范围较单一 3.(2023·重庆卷)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4.(2023·滁州高二上期中联考)下表所示为秦朝、唐朝和清朝考核官吏的标准。这些标准( ) 秦朝“五善五失” “五善”,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五失”“一曰夸以迣,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 唐朝“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不同部门和工作的最高标准,如“铨衡人物,翟进贤良,为选司之最” 清朝“四格八法” “四格”,即守(德)、才(能)、政(勤、绩)、年(年纪);“八法”,即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A.反映出官吏考核体系日趋完备 B.折射出选官标准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C.体现出儒家伦理渐居支配地位 D.凸显统治者对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视 5.(2023·湖北卷)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 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 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 6.(2023·菏泽高二上期中)1905年,御史陈曾佑曾评价当时的大学堂分科,“学农者,为种植土化之事;学工者,为物理化学之事;学商者,为算筹贸易之事;学医者,为解剖医学之事。所学不同,却一概用为翰林院编修,将尽舍其所学,而从事于编乎?”这反映出( ) A.旧式教育退出历史舞台 B.新式学堂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C.选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D.晚清官员秉持重农抑商思想 7.(2024·忻州名校联考)孙中山在谈及文官管理时说:“文官应立志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凡职业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孙中山在此强调了官员的( ) A.社会地位与职业操守 B.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C.公仆角色和道德修养 D.家国情怀与办事能力 8.(2023·山东名校联盟高二上期中)下表为北洋政府在文官考试制度建设上的一些调整,其公布的法令如下,由此可知( ) 1917年 《司法官考试令》 1919年 《修正司法官考试令各条》《文官高等考试法》《文官普通考试法》《文官高等考试法施行细则》《文官普通考试法实行细则》 1920年 《征收官任用条例》《电报电话局长任用规则》 A.文官选拔趋于公平性 B.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特点 C.文官选拔程序更完善 D.保证了官僚队伍高效廉洁 9.(2023·江门高二上调研)1989年,国家人事部在政府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中首次加入能力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