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6520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第6课 露和霜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37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答案,练习,同步,6课,科学
  • cover
6 露和霜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 1.秋季清晨,草叶上的小水滴是( );冬天的草坪上有( )。 2.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 ))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 )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这就是( )。 3.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 )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这就是( )。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写的是( )会在不同季节出现,主要受( )影响。 5.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 6.探究“霜”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 )。 7.( )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是非常难得的自然景观。 二、选择题 1.露、霜、雾都是由水蒸气( )而成的。 A.遇冷凝结 B.受热蒸发 C.自然 2.深秋气温很低,温暖的房间里,原本明亮的玻璃窗变得模糊不清,玻璃上的是( )。 A.霜 B.露 C.雪 3.下列关于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和霜的出现都是在多云的天气 B.露和霜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形成 C.露和霜形成的温度是一样的 4.露水形成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 A.温度和空气质量 B.温度和空气湿度 5.霜在( )条件下形成。 A.温度下降到0℃ B.温度下降0℃以下 C.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 6.冬天,我们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上会有很多小水珠,它的形成和( )相似。 A.霜 B.露 C.雪 7.关于露和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气温低至0℃以下时,水蒸气直接形成固体小冰晶,即为霜 B.露与霜都是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C.露与霜都是高空降落下来的雨水形成的 8.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 ),形成霜的温度在( )。 A.0℃以上 0℃以下 B.0℃以下 0℃以下 C.0℃ 0℃ 秋季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花草树木上,形成密布的小水珠。早晨,经阳光照射,这些小水珠看上去晶莹剔透,因而得“白露”之美名。“白露”节气在每年的( )。 A.4月4日或5日 B.6月21日或22日 C.9月7日或8日 从冰柜里拿出的冷饮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瓶子外壁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瓶子里的饮料渗出造成的 瓶子里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 判断 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霜就不会出现了。( ) 霜是水蒸气先变成小水滴,再变成小冰晶的。( ) 冬天的草坪上一定会形成霜。( ) 冬季清晨,气温降到0℃以下时,在草叶上会看到露。( ) 在模拟露和霜形成的实验中,选用金属桶的主要原因是金属材料不易破碎。( ) 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 气温低的清晨一定有露。( ) 模拟霜的形成实验中,往冰水混合物内加盐,是为了降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露水是天上掉下来的。( ) 在制造霜的实验中,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 实验探究 探究霜的形成过程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2)( )→(3)( )→(4)( ) 先在250毫升的烧杯中倒入150克的碎冰块和50毫升的水 观察烧杯壁外侧,并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得出实验结论 准备250毫升烧杯一个,150克碎冰块、水、70克食盐、勺子和搅拌棒 再放入50克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 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3.实验现象是( )。 A.烧杯壁外侧没有任何变化,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时,也没有什么感觉。 B.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时,感觉很冷,烧杯壁外侧出现一层白色泡沫,这就是霜。 4.水变成霜的条件是( )。 A.0℃以上 B.0℃以下 C.0℃ 五、综合题 吉林雾凇作为闻名中外的一大自然景观,其形成有得天独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