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6分) 1.(1分)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可以与括号内的词语互相替换的一项是 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A不足挂齿)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B万丈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C摇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D碎裂)。 A.A B.B C.C D.D 2.(1分)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选段,选出后面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 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二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9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 A.演讲开篇以精妙的比喻总结评价了1848年革命之于无产阶级解运动的意义,同时极力赞叹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威力。 B.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虽只是作为“干硬外壶”上的“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却暴露了外壳下面的、能撞碎坚硬大陆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片“汪洋大海”。 C.马克思通过一个巧妙的对比,揭示出资产阶级作为社会革命的对象,相较于工人阶级“更危险万分”,其危害程度远超出我们的一般认知。 D.文段末借我们无法感觉天气压力的比喻,提示听众去感受与思考这些不易觉察的“革命气氛”,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 3.(1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A.即使 也 但是 甚至 而且 B.也许 就 毕竟 甚至 而且 C.如果 就 但是 特别 况且 D.即使 也 毕竟 特别 况且 4.(1分)对“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停止思想”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对其逝世怀着深切的哀痛之情。 B.用“停止思想”是在强调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C.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恩格斯不忍直接说出,而用“讳饰”的手法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 D.用“停止思想”是为了使文章更含蓄,更形象。 5.(1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6.(1分)下列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自然段的两个“对于”,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生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