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原子 新知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原子的结构 PART 01 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1803年提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道尔顿 汤姆孙 1897年发现电子,认为原子中分布着正电荷,其中镶嵌电子中和了正电荷,故形成中性原子。 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并不改变原来的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卢瑟福 实验得出 (1)原子不是实心的,内部有很大部分是空的。 (2)原子内部存在着带正电的组成部分,α粒子受到斥力而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 (3)原子内部存在着的带正电部分是实心的,且所占空间很小。 原子的内部结构 原子 (不显电性) 原子核 (带正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质子 中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不带电)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碳-12 6 6 6 碳-13 6 7 6 碳-14 6 8 6 观察下表,你能发现什么? 1.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种类不同,核内质子数不同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 原子的特征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金、金刚石、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如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着相互作用,总是在不断运动等。 计量原子的质量 PART 02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这么小的数字,书写和运算都很不方便,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表示呢? 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1.993×10-26kg)的1/12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 我国的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随堂演练 查一查,以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氧— 碳— 钠— 镁— 原子与离子、分子 PART 03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在原子中,电子是体积最小、质量最轻的一种粒子,电子在核外的空间做着高速的运动,那么这些电子的排布有什么规律吗?运动过程会不会相互碰撞呢?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 电子层: 一、二、三、四、五、六、七 离核远近: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最外层) 弧线表示 数字1也可以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电子层 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下图是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观察找出什么规律吗?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1.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个)。 2.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离核较近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再依次 排第二层,第三层。 2 8 8 2 原子种类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原子 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