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导 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与文章创作背景。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涵,梳理脉络; 了解石钟山的特点,学习游记类散文写作手法,感受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艺术特色。 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学习作者的质疑和求实精神。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豪放不羁的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踌躇满志的苏轼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旷达自信的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豁达乐观的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来走近“学者”苏轼———求实与质疑 知人论世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地的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又曾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北还后的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 诗人 美食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 轼 知人论世 凤翔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儋州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京城(中书舍人) (熙宁4年自请出京) 惠州 杭州 京城 判官 杭州 (不容于新旧两党) 宋神宗 宋哲宗 宋仁宗 宋神宗 坎坷一生 知人论世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 书 诗 画 词 知人论世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州,游览了石钟山,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进行实地考察,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 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 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 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 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 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知识补充 石钟山是儒家的圣地,也是佛家的道场。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依旧鼎盛。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文人墨客都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或撰文,以记胜抒怀。 知识补充 知识补充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知识补充 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