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年级学生读本第2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讲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作用,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党的崇敬之情,增强国家认同感。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 教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将带我们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一起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现了旧中国在列强侵略、封建统治下的民不聊生,以及一些进步人士的探索和抗争。) 教师:视频看完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 A:老师,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真的很悲惨,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 B:我看到那些进步人士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不惜付出一切,很让人敬佩。 教师:没错,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中国人民遭受着巨大的苦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那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学生 C:老师,我知道当时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国家很落后。 教师:非常正确。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同时,封建统治的腐朽也让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进行了哪些探索呢? 学生 D: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教师:很好。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但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新的救国之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有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教师: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 学生 E:老师,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叫中共一大。 教师:非常正确。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组织原则等。但是,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学生 F:老师,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教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党的领导下,爆发了一系列的工人罢工运动,如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等,这些罢工运动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同时,党还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大革命最终失败了。 学生 G:老师,那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打倒。相反,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