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43194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日期:2024-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2972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作者:鲁 迅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同学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百草园”。那里或许藏着你儿时捉迷藏的欢笑,或许有夏夜里数不尽的萤火虫,还有那些关于自然与梦想的奇妙幻想。今天,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探寻鲁迅先生的成长足迹。 新课导入 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重点)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重点)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难点) 学习目标 走进作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走进作者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 《阿Q正传》 中篇小说 《呐喊》、《彷徨》小说集 《朝花夕拾》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 《坟》《热风集》《华盖集》杂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作品介绍 鲁迅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他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平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他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文章最初发表在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文章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 背景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用作书塾,鲁迅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背景资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字词梳理 字词梳理 拗 ǎo ào niù ( 拗断) (拗口) (执拗) 攒 cuán zǎn (攒动) (积攒) 多音字 使弯曲,使断,折。 不顺,不顺从。 固执,不随和,不驯顺。 拥挤在一起摇动。 一点点地聚集。 通晓词义 【轻捷】 【鉴赏】 【无从】 【和蔼】 【质朴】 【渊博】 【宿儒】 【倜傥】 【淋漓】 轻快敏捷。 鉴定和欣赏。 没有门径 (做某件事)。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朴实;不矫饰。 (学识)深而且广。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洒脱;不拘束。 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 通晓词义 【高枕而卧】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形容无忧无虑,平平安安无事。 形容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去。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像开了锅一样。 解读题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默读感知 1.默读习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 2.默读技巧: (1)有速度: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遇到生字、生词,用猜读法或跳读法。 (2)有思考:边读边思考,做笔记,圈点勾画。 (3)整体性:一气呵成读完文章,能从整体上感知、把握全文。 默读指导: 默读感知 3.说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据此分段。 1—8段:百草园 10段—24段:三味书屋 9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9 承上启下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