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4605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15组装小书架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1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科学,二年级,上册,15组,装小
  • cover
组装小书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组装书架的方法。 (2)学会用凹槽进行拼接连接。 (3)了解连接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连接的操作要点,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动手能力。 (2)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凹槽进行拼接连接。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连接的操作要点,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生活情境导入,引出主题:你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书桌上有很多书,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这个大哥哥是怎么做的?他把书放到哪里了?(出示图片———加深对书架用处的认识。)组装一个小书架,把书本整理一下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组装书架(板书课题)。 二、准备材料。 师:用什么工具组装呢? 学:木板。 师:用什么工具将木板拼接起来? 学:螺丝钉 师:让我们来认识下螺丝钉和螺丝刀。 展示螺丝钉和螺丝刀的图片。 师:“一”字和“十”字螺丝刀是生活中常用的螺丝刀,它们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一”字凹槽和“十”字凹槽螺丝钉。那么,螺丝刀怎么旋转是拧紧,怎么旋转是松开?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松开。用“十”字凹槽螺丝钉更省力。 三、组装小书架。 (一)第一环节:观察感知,了解书架的基本构成。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小书架。看看,它是用什么做的? 师:这些木板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7块板的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书架的底板、前板、后板、隔板。) 师:这个小书架一共由几块木板组成?(7块。) (二)第二环节:操作探索,掌握连接拼装的操作要点。 1.第一次操作:每个学生自选两块木板进行连接。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找到凹槽及其开口处,并用螺丝刀固定。 (1)交代任务。 师:这些木板是靠什么连接的?找们先来试试其中两块板的连接。 (2)学生操作。 (3)学生交流操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操作要点。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连接的?(学生介绍,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凹槽处。) 师:请你们来找一找,哪几块板上也有这样一条条的凹槽?(底板、前板、后板。) 师:原来木板之间就是通过这些凹槽来连接的。 师:找到了凹槽,怎么把木板插进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重点强调操作要点:找到凹槽的对接口,即开口处,然后把木板插进去,然后用螺丝钉固定。) 2.第二次操作:学生两两合作,尝试拼装完整的书架。 (1)交代任务。 师:找到了这个连接的秘诀,让我们来试着拼装一个完整的小书架吧,请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好吗? (2)学生两两合作,尝试拼装。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拼装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随机选几个典型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失败的原因。) 离板倒置。讨论:你觉得这个书架的问题出在哪呢? 底板装不进。讨论:底板应该在什么时候装?(视频演示。) 前板或后板装不进。讨论:谁有好的方法?(重点强调操作要点:拼装时必须同时对准凹槽的4个口子,图片演示。) (3)总结拼装书架的过程 师:拼装书架的关键是要掌握方法。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呢……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安装图示说明书。) 3.第三次操作:比赛拼装书架,感受成功的快乐。 4.学生互相评价。 四、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布置】 1.阅读本课内容。 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父母,朋友进行分享。 3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