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738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591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社会,活的,变迁
  • cover
课件46张PPT。19世纪 30年代末 法国达盖尔发明第一台照相机19世纪 40年代传入中国照相发明:传入:19世纪 晚期走进清朝宫廷生活照相与外国公使夫人合影与光绪后妃合影老照片的历史作用? 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 保留社会发展真实证据, 为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珍贵的影像资料。 作用:卢米埃尔兄弟,是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电影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电影电影传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影片 1905年《定军山》电影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中国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王人美主演1937年 《马路天使》 周璇主演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皇后———胡蝶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 一代歌后“金嗓子”———周璇历史小电影 《剪辫风波》 革命军:各位父老乡亲,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剪辫令,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罪论处。听好啦,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罪论处。(张贴剪辫令) (行人甲经过,张望剪辫令) 革命军:老乡!你还留着这大清的尾巴呀!来,剪了它! 行人甲(抱住自己的辫子,惊恐状):不!不!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辫子我留了一辈子,剪不得啊! (革命军去摁住甲,甲终于被革命军剪掉了辫子) 行人甲(捧着头发哭):哎哟哟,我的辫子呀!这可让我怎么见人啊!这大清说不定还要回来的呀! 革命军(甩辫子):革命喽!革命喽!剪辫子,闹革命!剪辫子,闹革命! 行人乙(高兴):太好了,太好了,这么长的辫子拖在脑后,洗也不好洗,活动也不方便,还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快来帮我剪掉这大清的尾巴!(咔嚓,辫子掉地)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者,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今者满庭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 ——— 孙中山《改元剪辫文告》1912年3月 剪发辫剪发辫溥仪剪辫装剪辫图 行跪拜礼改称呼内容: 孙中山下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改称呼叩见“ ”大人、老爷中华民国成立后,群众见到孙中山,鼓掌欢呼: “ ,你好!”大总统你路过西式点心铺老板问:“ ,要点蛋糕吗?”先生改称呼易服饰长袍马褂1、男士:高领服装2、女士:西服易服饰 长袍马褂 (清朝男子的服饰) 西服男子服饰的变化中山装礼义廉耻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 主义以文治国三省吾身易服饰满族旗袍易服饰经过改良的旗袍 女士服饰的变化中国传统服装与时尚的旗袍 让我们一睹上海美女的丽容吧!小结:先生、君 、 官职改称呼:社会生活的变迁剪辫子中山装、西装、高领旗袍 照相、电影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摘自课本) 资料一: 1844年,一位法国海关官员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在广州、澳门等地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是最早在中国摄影照相的外国人之一。照相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了中国。 资料二: 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去除旧俗。 资料三: 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留学深造,接受了西服并带回国内。因其设计科学,穿着方便、精神,深受知识分子喜爱。①列强的侵略使西方文明成果传入中国。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讨论③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