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课 题 《唱呀、跳呀》《同同飞》 课 时 1 年 级 一年级 课型 歌表演 授课时间 作品分析 《唱呀,跳呀》是一首使用蒙古族民歌曲调创作的歌舞曲,具有很强的舞蹈性,旋律欢快、活泼,律动感强。歌曲采用四句体的一段曲式结构,在 b 羽五声调式上陈述,各乐句相互承接,不断延展,贯穿着起承转合的发展逻辑,非常适合儿童表演。这首作品的骨干节奏为 X XX,通过间奏与歌词的呼应,使得歌曲更加富有律动感,突出“唱呀”“跳呀”“拍呀”所带来的欢腾、热烈的情感。《同同飞》是一首湖南童谣,歌曲为四二拍,旋律十分质朴,只用到了6(la)、1(do)、3(mi)三个音。这首童谣短小朴素,内容贴近生活,语言亲切生动,富有地方韵味。整首作品一气呵成,流畅自然,表现出少年儿童纯真质朴、热情率真的形象。歌曲采用一段曲式结构,在 d 羽调式上陈述,由四个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乐句构成。四个乐句节奏均为由密到疏的排布,每句起始小节中连续四个八分音符的呈现,刻画出歌曲活泼俏皮的神韵;每个乐句都以羽音结尾,强化了湘羽调式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在掌握歌曲后,引导学生编创符合音乐情境的律动游戏,在实践中生成独特的想法并转化为艺术成果。 学习目标 1. 能够跟随琴声准确演唱《唱呀,跳呀》,并能以准确的节拍与节奏表现拍、跳等律动动作。2. 依托相应的动作精准体验歌曲《同同飞》的音高,尝试用方言和自然、舒适的音色演唱歌曲。3. 在音乐游戏和活动体验中,初步感受不同地区、民族音调的特色,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评价活动内容 活动环节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感受歌曲 节奏掌握 准确把握节奏 创编动作 充分感受歌曲 通过听、拍、念唱等活动感受歌曲 边唱边跳 歌曲演唱 歌曲演唱准确、动作符合歌曲意境 学习重点 1. 节奏准确,轻声高位地唱、念歌曲《唱呀,跳呀》。2. 用恰当的力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同飞》,感受湖南民歌的旋律特点。 学习难点 保持稳定的拍感准确表现《唱呀,跳呀》。 学具准备 钢琴、电脑、音梯图示等。 板书设计 课堂观察与诊断 《唱呀、跳呀》《同同飞》 教 与 学 设计意图 一、师生问好1. 师生歌声问好。2. 节奏变化问好。师:我们尝试变化一下“师生问好歌”的节奏,在称呼的部分不出声,随老师的钢琴伴奏,身体左右各摇动一拍的时值,问好的部分请演唱。3. 加入拍手声势动作。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接下来让我们以这个为基础,在问好时加入拍手的动作。二、学习歌曲《唱呀,跳呀》师:刚才,我们将“师生问好歌”中的节奏变化了一下,歌声在休止两拍后再出现,你们表现得很准确!歌声虽然休止了,但音乐旋律还是可以行进的,不信,请大家听听老师带来的歌曲。1. 随音乐拍节奏。(播放《唱呀,跳呀》音频,间奏处,身体左右各摇一拍,歌唱处,按节奏拍手。)(1)学生找出拍手的规律。(课件播放《唱呀,跳呀》的音乐,教师按教材上的编排要求示范拍手。)(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合着音乐拍手。(3)教师在前面拍手的基础上,加入方位的变化,分左右、上下拍手,引导学生观察,然后尝试合着音乐拍一拍。2. 随音乐边念边拍。师:在我们拍击节奏时,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吗?我们一起跟着念一念吧,请注意保持拍手的节奏。(1)学生随教师琴声有节奏地念歌词。(2)边念歌词边拍手。(3)随音乐变换动作拍击,念歌词。(4)分小组比赛,获胜的小组上台接龙表演。3. 创编其他声势动作。师:想一想,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1)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2)引导学生组合两种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如跺脚和拍手、点头和拍手、走步和拍手等)。(3)学生自由组合练习。(4)学生组合声势动作,随着音乐表演。4. 随音乐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