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3992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聆听《窗花舞》、音乐游戏《打击乐交响》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24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打击乐交响,游戏,音乐,窗花舞,聆听
  • cover
《窗花舞》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a.聆听音乐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b.能对乐曲拍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c.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打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a.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窗花舞》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片段,是一首欢快、活泼的管弦乐曲。乐曲采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喜儿和朋友们剪窗花、贴窗花喜迎新年的热闹场景。音乐结构清晰,可分为A(轻快活泼)、B(热烈欢腾)两个主要部分,主要乐器包括双簧管、弦乐、长笛等。乐曲不仅具有强烈的节日气氛,更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与传统文化内涵,是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优秀素材。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对“过年”和“窗花”有直观的生活经验。他们能感知音乐的基本情绪,乐于通过律动、表演参与音乐活动。然而,他们对纯器乐曲的结构、乐器音色的听辨能力较弱,对音乐与舞蹈、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图形辅助、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引导他们从“听”音乐过渡到“理解”与“表现”音乐。 二、学习目标 1.能感受并辨别乐曲《窗花舞》欢快、活泼与热烈、喜庆的情绪对比,初步感知双簧管、弦乐等主要乐器的音色特点。 2.能模仿剪窗花、贴窗花的动作,并随音乐律动;能根据图形谱提示,尝试用打击乐器为音乐片段伴奏。 3.能参与“打击乐交响”游戏,根据不同的图形符号(圆点、折线、弧线)指挥小组进行即兴伴奏;能手持窗花道具,小组合作创编简单的表演动作。 4.了解“剪窗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知道《窗花舞》与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联系,体会音乐中蕴含的劳动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乐曲《窗花舞》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音乐所描绘的剪窗花、迎新春的热闹场景。 学习难点:能将图形符号(圆点、折线、弧线)转化为具体的打击乐演奏,并进行简单合作。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4.了解“剪窗花”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知道《窗花舞》与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联系。 导入部分 1.观察窗花,积极回答:“窗花!过年的时候贴!” 2.对乐曲背景产生兴趣,进入学习情境。 1.实物与谈话导入:(出示精美的红色窗花)“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窗花通常在什么节日贴吗?” 2.揭示课题与背景:“过年贴窗花,代表着喜庆和祝福。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就叫《窗花舞》,它讲的是一个叫喜儿的姑娘,在除夕夜和朋友们一起快乐地剪窗花、准备过年的故事。” 能联系生活经验,对“窗花”和“过年”产生情感共鸣,注意力集中。 1.能感受并辨别乐曲《窗花舞》欢快、活泼与热烈、喜庆的情绪对比,初步感知双簧管、弦乐等主要乐器的音色特点。 2.能模仿剪窗花、贴窗花的动作,并随音乐律动;能根据图形谱提示,尝试用打击乐器为音乐片段伴奏。 3.能参与“打击乐交响”游戏,根据不同的图形符号(圆点、折线、弧线)指挥小组进行即兴伴奏; 4.体会音乐中蕴含的劳动喜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听全曲 感受情绪与场景 1.安静、完整地聆听乐曲,感受整体情绪与意境。 2.分享聆听感受,描述想象的场景。 活动二:分段细听 探究音乐要素 1.A部分: 感受音乐的轻快与灵巧。 模仿教师,用精细的动作模仿剪窗花,体验音乐的节奏。 2.B部分: 感受音乐变得更快、更热烈。 模仿教师,用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