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0277

4.6.2 生物的分类 教学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7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4.6.2,分类,教学设计,苏科版,七年级
  • cover
第6章第2节生物的分类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给定的一组生物进行分类,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基本方法,发展学生比较 与分类、分析和综合的科学思维素养,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素养。 2.通过讨论按顺序说出生物的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 生命观念素养,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态度责任素养。 3.尝试利用检索表识别生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科学观察的探究实践素养。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基本方法。 (2)生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生物的等级越低,其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相 似特征越多。 2.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基本方法。 三 、教学过程设计 1. 新课引入 教师活动: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种类丰富,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到想要的商品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并做出回答。对商品进行分类更便于寻找。 2 . 新 课 教 学 (1)生物的分类等级 教师活动:地球上的已知生物有200多万种,每种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别承担了不同的 作用。如果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那么在我们的学习、交流和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 障碍,我们该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尝试着对部分生物进行分类。 组织小组活动,尝试对一组生物进行分类。 活动要求: ①每个小组派代表抽签来决定自己小组的分类依据,尝试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将分类 结果记录在活动单里。 ②分类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分类结果,并对本小组在 分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加以说明,以及对最终的分类结果的满意度,说明理由。 1 ③小组之间比一比,哪种分类方法更科学,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从生物特征、生存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这几个角度中选择一个。以小组 为单位,交流讨论,将分类结果记录在“活动单”上。学生投屏展示、讲解自己的分类依据 和结果。 教师适时点拨:分类要求明确,分类方法科学、易把握;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不 同,依据形态结构分类符合生物科学分类的要求。 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出了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可惜 的是,李时珍只是对药物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没有对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类群进行分类, 但是他的这种分类思想却给后来的分类学家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过了一百多年以后,林奈 才提出了比较类科学的分类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科书第130页,思考以下问题: ①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②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的7个主要等级是什么 ③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什么 ④如何区分不同的生物个体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达成共识。 ①生物分类的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形态、结构、 生理、发育、习性等方面的相似程度。 ②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的7个主要等级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③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 ④种,也叫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间可以交配,且可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子代。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判断: ①不同肤色、性别、年龄的人是不是一个物种 ②马和驴是不是一个物种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分析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观察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2 人 猫 虎 桃 杏 小麦 界 动 动物界 动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哺 乳 纲 哺乳纲 哺乳纲 双子叶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 灵长目 食肉目 食肉目 蔷薇目 蔷薇目 禾本目 科 人 科 猫科 猫科 蔷薇科 蔷薇科 禾本科 属 人 属 猫属 豹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