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2774

【新课标】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1.4 知识 音的高低 教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0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二年级,高低,知识,上册,音乐,新课标
  • cover
知识《音的高低》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本课《音的高低》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这是一节音乐基础知识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音高这一重要的音乐要素。音高是音乐的基本特性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至关重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音高的音,为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学习经验,能够感知音乐的基本特征。他们对音乐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学习。然而,音高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可能会给一些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本课程设计注重通过具体的听觉体验和视觉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课程设计中加入了多样化的活动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能够感知并辨别高音、中音和低音的差异。 培养对音乐中音高变化的敏感度。 2. 艺术表现 能够用声音或简单乐器模仿不同音高的音。 能够根据音高变化进行简单的视唱。 3. 创意实践 能够运用不同音高的音创作简单的"声音画"。 尝试用音高变化表达简单的情感或故事。 4. 文化理解 认识音高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不同类型音乐中音高运用的差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音高的概念。 区分高音、中音和低音。 2. 教学难点: 准确识别相近音高的差异。 将抽象的音高概念与具体的听觉体验联系起来。 六、教学方法: 听觉感知法:通过多种音源让学生直接感受音高差异。 视觉辅助法:使用图示和颜色编码帮助理解。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活动巩固知识。 示范法:教师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音高规律。 七、教具准备: 钢琴或电子琴 音高示意图(梯形或阶梯状) 彩色音符卡片(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音高)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示例)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三角铁等) 白板和马克笔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段神奇的音乐探险。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我弹奏的三个音。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低、中、高三个八度的C音) 师:现在请睁开眼睛。刚才的三个音听起来一样吗? 生1:不一样,有的音听起来很低沉。 生2:有的音听起来很尖细。 师:非常好!你们听出了这些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音的高低。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10分钟) 师:(展示音高示意图)看这个图,它就像一个楼梯。最下面的台阶代表低音,中间的台阶代表中音,最上面的台阶代表高音。 (教师再次弹奏三个八度的C音,并指向相应的台阶)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当我弹奏音符时,你们要指向相应的台阶,好吗? 生:(齐声)好! (教师随机弹奏高、中、低音,学生指向相应的台阶) 师:太棒了!你们已经开始能够分辨音的高低了。 (二)探究(15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是什么决定了音的高低呢?请看这架钢琴。 (教师示范)当我弹左边的琴键时,发出的是低音;弹中间的琴键时,发出的是中音;弹右边的琴键时,发出的是高音。 师:谁能来试试看? (邀请几名学生上前尝试) 生3:(弹奏后)我发现了,越往右边音越高! 师:非常好的发现!实际上,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得越快,音就越高。 现在,我们来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如鸟叫、汽车喇叭、雷声等) 师:请大家举手表决,你们认为哪些是高音,哪些是低音? (学生踊跃参与) 师:很好!你们已经能够在生活中识别不同音高的声音了。 (三)示范(8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音高。 (教师示范用声音模仿高、中、低音)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