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2785

【新课标】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2.3 欣赏 布老虎 教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06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课标,人教,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 cover
欣赏《布老虎》教学设计 一、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教材分析 《布老虎》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欣赏曲目。这首歌曲源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歌词生动有趣,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歌曲通过描绘布老虎这一传统民间玩具的特征和动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加深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在音乐方面,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能够跟随简单的旋律哼唱和做简单的律动。然而,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可能在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在表现歌曲中布老虎的形象和特征时可能缺乏自信。此外,学生之间的音乐表现能力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感受《布老虎》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美。 识别歌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培养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审美能力。 2. 艺术表现 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符合节奏的简单律动。 学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布老虎的特征。 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创意实践 创造性地表现布老虎的不同动作和形态。 尝试用身边的物品创造简单的乐器来配合音乐。 探索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4. 文化理解 了解布老虎这一传统民间玩具的文化背景。 认识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理解并表现布老虎的形象和特征。 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深入欣赏歌曲。 2.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协调音乐聆听、动作表现和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欣赏和动作表现,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模范。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情景教学法:创设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表现歌曲。 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实施差异化教学。 创造法: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和简单伴奏,培养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 《布老虎》歌曲音频 布老虎玩具或大幅图片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小鼓、沙锤、三角铁等) 彩色丝巾(用于模仿布老虎的动作) 制作简易乐器的材料(如空盒子、豆子等) 小白板和马克笔(用于即时记录和展示)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拿出布老虎玩具或展示图片) 生1:哇,是布老虎! 生2:好可爱啊!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布老虎玩具。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3:它的身体是布做的,很软。 生4:它的眼睛很大,看起来很滑稽。 师:观察得真仔细!布老虎不仅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它还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布老虎》,看看歌曲里的布老虎是不是和我们看到的一样有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10分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布老虎》的歌曲。请大家仔细听,看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 (播放《布老虎》歌曲) 师: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5:歌曲很欢快,让人想跟着动起来。 生6:我听到了鼓声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首歌确实很欢快,节奏也很有趣。现在,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跟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