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73369

第7课 百家争鸣 课件

日期:2024-10-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579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7课,百家争鸣,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听写 战国七雄:( )七国。 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以由春秋时期的( )转变为( )。当时的战争特点是( )。 ( )在魏国推行变法,( )在楚国实行变法,在各国变法中,( )国的( )变法成效最大。变法的影响:( )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 )社会。 ( )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第6课听写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 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以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当时的战争特点是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变法的影响: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第7课 百家争鸣 1.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课程标准 老子与孔子 一、老子 1.名片: 道家学派创始人 姓名: 时代: 籍贯: 地位: 李耳(古时李、老同音) 春秋后期 楚国 3.代表作: 《老子》,又称《道德经》 2.思想主张: ①思想核心是“道”,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应顺应事务的内在规律来行事。 他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 他在处事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②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平板单选题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家学派创始人,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时代: 籍贯: 地位: 春秋后期 鲁国 2.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 ①“仁”,提出“仁者爱人”。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政治思想: 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实行德政。 课本P40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用政令来诱导,用刑法来整顿,人民只是暂时免于犯罪,却没有羞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仪来规范,人民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于正道。 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有利于统治者减轻压迫,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3)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2.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孔子的下列观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平板抢答题 3.贡献: 4.代表作: 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私学作出巨大贡献。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