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8197

北师大版数学(2024)一年级上册总复习.1 数与代数教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83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2024,一年级,上册,复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复习 单 元 备 课 总复习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4课时 主要内容 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大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学习的主要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远近、高矮、轻重;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 教材分析 教科书通过四个课时的内容,对本书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通过对不同类型题目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学会主动整理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初步感受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 2.进一步认识10以内的数,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正确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能进行长短、高矮、轻重的比较;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3.结合具体情境;具有一定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整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体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复习,明确有关技能的具体要求,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本册书所学的相关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教与学建议 在复习时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握复习内容的难度,不要人为地提高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课时分配 1.数与代数 1课时 2.图形与几何 1课时 3.统计与概率 1课时 4.综合与实践 1课时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课题 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比较。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4.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看图提问题并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教师:同学们,本学期的新课到上一节课为止我们就全部学完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总体复习。今天我们先来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板书课题:数与代数] 教师:本学期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具体内容有哪些?10以内数的加减法怎么计算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材“回顾与交流”第1题。 举例说一说,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学生零散的记忆串成线。 10以内数的顺序:1,2,3,4,5,6,7,8,9,10。 教师提问“5”和第5”的区别。 学生说出数表示物体时,适时出示教材“相互启发”第一个小男孩的说话内容。 练习:完成教材第82页第1题、第2题。 学生根据数的排列顺序填一填。 2.课件出示教材“回顾与交流”第2题。 教师:谁能说一说题目要求? 课堂预设:学生1:第一幅图要求画的○比小狐狸多,我用一一对应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