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牌名 · · 刚填好的词, 意指新歌。 · 过去的。 · · 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 · 来回走。 · · 什么时候回来。 · 诗歌理解 【译文】 听着一曲新词,喝着一杯美酒,依然是去年的天气和旧日的亭台。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回来? 花儿总要凋谢,(谁也)没有办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曾经认识。在小园中散发幽香的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以词著称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 晏殊一生显达,生活富贵闲适,其词作不外感事伤怀、相思别离、男女爱情之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不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惋惜,词中对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诗歌赏析 宋词鉴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给人以把酒欢唱的轻松愉悦之感。但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想到风物依然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悄声暗问:“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之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能够重现的微茫的希望。“几时回”三个字,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深知难返的心态。 诗歌赏析 下片紧承“夕阳西下几时回”,既流露了词人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人能阻止,但消逝的同时美好事物仍能再现,生活不会因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最后一句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低沉。 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诗歌赏析 原文注释 诗歌理解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词牌名 · · 轻便的小船。 · · 形容道路或河 道弯曲而长。 · · 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 · 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 桨。 · · 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 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诗歌理解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逍遥自在,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约传来的笙歌,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漂荡。 无风的水面,平静得好似琉璃一样光滑,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欧阳修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喜爱那里的民风、景物,晚年辞官退休后便定居此地。欧阳修曾创作了《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本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 作者·背景 诗歌理解 主旨点拨 本词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引人入胜,从中折射出词人退隐后从容自适的心理。 诗歌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