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83621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4.4 数学归纳法(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853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数学,2024-2025,一册,归纳法,作业,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4.4 数学归纳法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若为奇数,则能被整除”,在验证了正确后,归纳假设应写成( ) A.时,能被整除; B.时,能被整除; C.时,能被整除; D.时,能被整除.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到,左边需要添加的项数为( ) A.1 B.k C. D.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为正整数)的过程中,从递推到时,不等式左边为( ). A.. B.. C.. D.. 4.已知一个命题,这里,当,2,…,999时,成立,并且当时它也成立,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于成立 B.对于每一个自然数成立 C.对于每一个偶数成立 D.对于某些偶数可能不成立 5.已知是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小明证明了命题,,均成立,并对任意的正整数k,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证明了成立,其中m为某个固定的整数,若要用上述证明说明对一切正整数n均成立,则m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当时,左端应在的基础上加上(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结论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是( )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证明只能用数学归纳法 B.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的初始值一定为1 C.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D.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时,归纳假设一定要用上 三、填空题 9.已知存在常数,使等式对都成立,则_____. 10.已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比多了_____项. 11.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_____. 四、解答题 12.已知数列满足,,试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1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果是一个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那么对任何都成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原命题中n为奇数,归纳假设应写为:时,能被整除.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当时,等式左端为, 当时,等式左端为, 所以共增加了项. 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由,则, 因此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由题意在时命题成立,在其他情况下不确定是否成立,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对都成立, 假设成立的前提下,证明了成立,由此推得,对的任意整数均成立, 因此m的最大值可以为:3.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当时,等式左端为, 当时,等式左端为, 左端应在的基础上加上. 故选:C. 7.答案:BC 解析: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由此可知BC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故选:BC. 8.答案:CD 解析: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证明不一定只能用数学归纳法,如:证明时,可用数学归纳法,也可使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故A错误; 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的初始值不一定为1,如:证明当为偶数时,能被整除.初始值为2,故B错误; 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时,归纳假设一定要用上,故CD正确. 故选:CD. 9.答案:5 解析:由题意时,,, 故答案为:5 10.答案: 解析:因为,, 所以, 所以比多了项. 故答案为: 11.答案:;;;; 解析: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由此猜想:, 故答案为:;;;; 12.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由,可得. 由,可得. 同理可得,,. 归纳上述结果,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1)当时,③式左边,右边,猜想成立. (2)假设当时,③式成立,即, 那么,即当时,猜想也成立. 由(1)(2)可知,猜想对任何都成立. 13.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1)当时,左边,右边,①式成立. (2)假设当时,①式成立,即,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有, 于是, 即当时,①式也成立,由(1)(2)可知,①式对任何都成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