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七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大战的酝酿、过程和结果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本课既上承工业革命和世界殖民体系内容的影响,下启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是世界近代史走向世界现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讲清本课对学生梳理历史知识,建构知识框架意义非凡。 本课由三目构成:帝国主义与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主要叙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经过及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爆发。一战主要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西线战场是决定性战场。一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其间,出现了美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等重大事件,最终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了新秩序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存在着诸多矛盾,而维护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国联由于制度缺陷,未能实现保证国际和平的目的。欧洲优势地位的动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使得战后国际体系出现新的变局。 三、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国联等基本史实,对一战导致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也有简单的认知。本课教学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一战爆发的根源、一战对国际格局的深远影响,提升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以此确定把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由知识获取转而重点定位于思维认知。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发现高中较多男生对战争持狂热甚至向往的态度,女生则普遍表示内容枯燥不感兴趣,故本课教学设计则需要更多引起学生兴趣,还需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分析,更加注重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稳定的价值观念,增强其对和平的认同和向往,提升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目标 1.借助电影《战马》作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和走出一战战场。 2.通过解读文本、分析表格与地图,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 3.借助一战地图梳理一战中的重要事件;让学生扮演交战一方制定作战策略,分析优势劣势,并判断一战走向和结局;通过战地照片理解战争的残酷。 4.通过分析照片、解读文本、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国际格局的变化,理解战后人们为维护和平做出的努力,明白和平虽未到来,但人们却一直在努力之中。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国际格局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认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国际格局的变化。理解虽有诸多困难,但人们没有放弃追求和平,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核心素养达成 水平1:能够利用历史学科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要素对本课的概念如萨拉热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进行历史解释;能够对一战走向持久战、总体战等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2:能够分辨一战的导火线、根源等,尝试运用文字、地图、历史漫画等材料进行评析。 水平3: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