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1038

山西省大同地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课堂观测科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815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西省,大同地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学期
  • cover
五 年 级 2 0 2 3 - 2 0 2 4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课 堂 观 测 科 学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等级 等 级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2.镜花水月即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空灵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从科学角度分析,“镜花水月”是( )现象。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3.用水、平面镜、白卡纸等材料制造“彩虹”时,相当于三棱镜作用的是( )。 A.白卡纸和平面镜 B.水和白卡纸 C.水和平面镜 4.下列不属于热传导现象的是( )。 5.把木屑放入水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木屑没有任何变化 B.木屑浮到水面后会静止不动 C.木屑会先上升,遇到水面的冷水后向四周扩散,然后沿着杯壁下降……如此循环运动 6.下列有关热辐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辐射在真空中不能进行 B.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 C.像太阳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7.下列厨具的各部分中,( )一般是用金属制成的。 8. 观察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时,会发现两种地球仪上面的( )。 A.颜色的含义相同 B.表面光滑程度不同 C.文字注释相同 9.科学探究小组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①在锥形瓶中装入适量番茄酱,用带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瓶口。②用陶泥裹住锥形瓶,在玻璃管上放一小块超轻黏土。③把锥形瓶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在实验中,番茄酱模拟的是( )。 A.岩浆 B.山体 C.地壳 10.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站在阳台上大喊大叫 B.乘坐电梯逃生 C.跑到空旷处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 ”错“×”)(每小题2分,共30分) 1.排队时,我们可以通过看同学们的影子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来判断他们是否排整齐了。( ) 2.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 3.制作潜望镜时,至少需要安装两面放大镜。( ) 4. 在雨后没有太阳的天空中会出现彩虹。( ) 5.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可以观察到圆盘变成了绿色。( ) 6.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 7. 自制的走马灯能转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热会上升。( ) 8.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但这三种方式往往都是独立存在的。( ) 9. 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 ) 10.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 ) 11.海底的地形是平坦无起伏的。( ) 12.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 ) 13.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 14.地震时,可能会使房屋倒塌、公路毁坏、铁路变形等。 ( ) 15.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6分) 1.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这就是牛顿关于 理论。 2.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等事例可以说明空气是热的 。(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 3.海底地震会引发 。 四、连线题。(将下列地形与其对应的主要特点连线)(每线2分,共8分) 五、看图判断。(判断下列现象是“ ”否“×”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小题2分,共8分) 六、实验探究题。(14分) 模拟岩层褶皱和地震的形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海绵、木片、泡沫板等。 实验步骤:(1)挤压多层海绵,观察“岩层”褶皱的产生。(2)掰断木片,体验“岩层”断裂的感觉。 (3)用力挤压挨在一起的泡沫板,观察“地球板块”的错动、抬升。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下列事物分别模拟的是什么,请连线。(6分) 2.挤压海绵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