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2941

【核心素养目标】第六单元《泡泡升起来》活动二《设计、制作泡泡器》课件+教案+素材-【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二上

日期:2025-04-05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9146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综合实践活动,教版,素材,教案,设计、制作泡泡器
    (课件网) 第十七课时 活动二 设计、制作泡泡器 (浙教版)二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制作泡泡器并观察泡泡的形态与色彩,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01 02 在制作过程中强调使用剪刀、铁丝等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03 通过观察泡泡器吹出泡泡的效果,引导分析影响泡泡大小、稳定性及数量的因素,培养细致观察和科学分析的能力。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问题解决 价值体认 通过动手制作泡泡器,将创意转化为实物,体验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新知导入 视频:小朋友们吹泡泡 探究新知 明确目的 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会不一样吗? 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都是一样的,都是圆形。 探究新知 明确目的 泡泡器的大小跟吹出的泡泡大小有关系吗? 泡泡器的大小跟吹出的泡泡大小有关系。 泡泡器上的洞洞越大,吹出的泡泡就越大;洞洞越小,吹出的泡泡就越小。这是因为泡泡的大小主要由吹入的气体量决定,而泡泡器的大小(特别是洞洞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吹入气泡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泡的初始大小。 我发现只要泡泡器上有孔就能吹出。 探究新知 设计作品 开动脑筋,画出几种不同的泡泡器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1: 环形叠加泡泡器 材料选择:使用轻质且耐用的塑料或金属作为主体材料,确保泡泡器既轻便又稳固。 结构设计: (1)设计三层或更多层的圆环,每层圆环的直径不同,形成类似阶梯状的结构。(2)圆环之间通过细长的连接杆或细线连接,连接点应均匀分布,以保持结构的平衡。(3)在最下层的圆环底部设置一个稳定的基座或手柄,便于握持和稳定泡泡器。 探究新知 设计作品 开动脑筋,画出几种不同的泡泡器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2: 星形顶端泡泡器 使用轻质且耐用的塑料或金属作为主体材料,即底部为圆形,逐渐向上变细,最终在顶端形成一个尖锐且多角的星形。 探究新知 设计作品 从你所画的设计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一种,画出完整的设计图。 探究新知 制作作品 根据你的设计图,利用下面的材料,动手制作泡泡器。 材料: 胶带 剪刀 吸管 网兜 铁丝 铜丝 使用剪刀、铁丝、铜丝等器材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伤自己哦! 探究新知 你还能想到别的可以吹出泡泡的物品吗? 制作作品 吸管 圆环 铁丝圈 钥匙环 柔软的网兜或纱网 探究新知 视频:制作泡泡器的过程 制作作品 探究新知 测试改进 利用活动一中配制的泡泡水测试你的泡泡器,看看它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佳,请对泡泡器进行改进,然后重新测试。 次数 1 2 3 效果 说明 没有改动:泡泡能够吹出,但数量较少,且容易破裂。需要改进泡泡器的吹泡孔设计以增加泡泡的稳定性和数量。 改进吹泡孔设计(增加数量和大小均匀性):经过改进后,泡泡数量明显增加,且更加稳定。但部分泡泡仍然不够大或持久。考虑进一步优化泡泡液的配方。 改进泡泡液配方(增加甘油或糖的比例):在改进了吹泡孔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泡泡液的配方。现在,泡泡不仅数量多、稳定,而且更大、更持久。测试效果非常满意。 探究新知 制作作品 用吸管吹泡泡时,要注意方法,不要将泡泡水吸进嘴里。 如果泡泡吹出来后马上就破掉,可以多加一些白糖,增强泡泡水的黏性。 如果吹出来的泡泡很小,可以多加一些洗手液。 知识拓展 说一说,在设计泡泡器时,如何考虑泡泡器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采访记录 (1)使用轻质且坚固的材料,如塑料或金属,以减少重量并增加耐用性。 (2)设计合理的结构,如底部设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