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18712

5.2 *边城(节选)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96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领略作品散文化小说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3、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 1.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2.理解《边城》的悲剧美意蕴。 课前提供预习资料: 一、作者及流派: (一)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县,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群”发起人。 其小说大多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为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其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他青年时投身行伍,后进行文学创作,到逝世时已有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作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题材: 第一,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 第二,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 中篇小说:《边城》(“田园诗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沈从文去世后,墓石的正面镌着沈从文的十六字真言: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墓石的背面是沈从文的姨妹张充和女士所写的挽联,联语简明扼要: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一九九六年,黄永玉为沈从文陵园补刻一块石碑,题词: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二)京派作家群。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汪曾祺、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二、写作背景: (一)创作缘由: 1933年夏,沈从文偕夫人游崂山,在一条名叫“九水”的溪边,看到对岸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穿一身孝服,先在岸上烧了一堆纸钱,后又从溪里拎起一桶水向来时的方向走去。看着她孤单怜弱的身影,沈从文想到了家乡小辈用河里或井里的水为去世的长辈抹洗尘垢的风俗,想到湘西一些小溪渡口人家常有的家庭格局,以及自己从湘西走出来艰苦奋斗的经历,不禁产生了写作《边城》的冲动。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二)创作动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三)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风采依然,古老朴实的沱江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