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54157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课件(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5015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数学,2024,科版,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目标         1 2 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重点) 通过比较,认识三种统计图,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能力.(难点) 1.数据的收集 (1)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      . (2)我们把            叫作总体,            叫作个体,                叫作总体的一个样本,           叫作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数据的整理 (1)数据整理的方式有统计表与    . (2)统计图包括条形统计图、      和      .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 温故知新 3.画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统计表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温故知新 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将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步骤: 1.画两条有公共端点且垂直的线段; 2.确定横轴与纵轴表示的项目及单位; 3.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4.确定单位长度; 5.画直条(标数据).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温故知新 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描点,然后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它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 步骤: 1.画两条有公共端点且垂直的线段; 2.确定横轴与纵轴表示的项目及单位; 3.确定单位长度; 4.根据数量的多少描点; 5.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温故知新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的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步骤: 1.画一个圆; 2.求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求得结果乘360°,即为相应的扇形圆心角; 3.用量角器画出相应的扇形圆心角,标明各扇形表示的部分名称和所占百分率.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温故知新 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以及开始戴眼镜的年龄,王老师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两方面的数据. 近视度数 不近视 0<度数<200 200≤度数<400 400≤度数<600 度数≥600 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20 25 56 70 88 调查项目1 视力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目2 戴眼镜的起始年龄统计表 年龄 8岁之前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人数 8 4 5 8 13 19 23 例1 知识讲解 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以及开始戴眼镜的年龄,王老师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两方面的数据. 近视度数 不近视 0<度数<200 200≤度数<400 400≤度数<600 度数≥600 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20 25 56 70 88 调查项目1 视力情况统计表 知识讲解 例1 思考:分析一下,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信息?选用哪种统 计图较合适? 反映了不同视力情况的学生人数占总调查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用扇形统计图较合适. 为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以及开始戴眼镜的年龄,王老师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两方面的数据. 对于调查项目2,王老师画了两幅统计图. 调查项目2 戴眼镜的起始年龄统计表 年龄 8岁之前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3岁 人数 8 4 5 8 13 19 23 知识讲解 例1 知识讲解 戴眼镜的起始年龄统计图 人数 0 5 10 15 20 25 8岁之前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13岁 折线统计图 知识讲解 戴眼镜的起始年龄统计图 人数 0 5 10 15 20 25 8岁之前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13岁 条形统计图 知识讲解 思考 1.要很快地了解戴眼镜的起始年龄人数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上面哪种统计图较合适? 折线统计图 2.对于常用的三种统计图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