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2724

《25 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5-02-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43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5 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黄帝的传说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既要引领学生体会黄帝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根据提示: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聪慧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8个字中,“传、理、段”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段”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是左窄右宽。注意“段”字右边“殳”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几”。“帝、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观察清楚。注意“帝”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立”。“忽”字上面部分“勿”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匆”。“启、通”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左上包围的“启”撇要舒展,左下包围的“通”捺要舒展。“由”是独体字。 关注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近义词理解“忽然、便利”,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领、启发、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帝、创”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3.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黄帝的品质,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预设:《盘古开天辟地》《炎帝种庄稼》《尧帝凿井》。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黄帝的传说》。教师板书课题:黄帝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 3.人物介绍:黄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黄帝本姓公孙,因为出生于轩辕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 (设计意图:一组神话故事的图片唤醒学生对神话的认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学习兴趣。介绍黄帝让学生对人物进一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帝 创 推 联 盟 尊 启 召 按 设 材 改 替 待 段 供 ①开火车拼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②教师强调读音:“创、召、设”是翘舌音;“尊、材”是平舌音。“创、供”是后鼻音。“待”是多音字,这里读“dāi”。 ③生字宝宝们可调皮啦,现在脱掉了拼音小帽,变了样儿,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 ④男女赛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⑤指导辨析多音字“待”的读音。表示暂时停留时读“dāi”,如“待会儿”;表示等候、对待、招待时读“dài”,如“等待、看待”。带入句子再齐读。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加一加:仓+刂=创 户+口=启 刀+口=召 扌+安=按 木+才=材 亻+共=共 ②换一换:没-氵+讠=设 堆- +扌=推 3.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一说:黄帝带领人们发明了哪些东西? 教师板书:造车 造船 三、聚焦“造车” 自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黄帝为什么要造车?是受到了什么的启发? 1.黄帝为什么要造车?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交流语句: 那时候,人们出远门都得靠步行,运东西也只能依靠人力,既不方便,又很辛苦。 后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它们来代替人拉车,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 ①指名读、齐读。 ②引导通过那时候的人们和现在人们出远门、搬运东对比,感受那时候人们的艰辛。 ③指导朗读:重读“步行、人力”“既……又……”,读出老百姓出远门和运东西时的艰辛。(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