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5986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6637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设计,作业,教案,开课,编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二首·咏柳》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辨析、字理识字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等5个字,积累“妆”所拓展的词语,培养识字兴趣、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通过师生合作、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语言的优美,提高文化品位。 3.通过联系生活、图文结合方法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所描述的春天美景,发展语言及思维能力。 【评价任务】 1.正确认读“咏、妆”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碧、妆、绿”等5个字,正确认读“妆”所拓展的词语。(目标1)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背诵古诗。(目标2) 3.联系生活、借助图文,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句所描述的春天美景。(目标3) 【学习内容】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四篇主体课文对春天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借以激发学生对美好春天的热爱。春天的景象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图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本课时通过对《咏柳》的学习,对古诗有节奏地朗读,渗透本单元语文要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并学习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的方式,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句所描述的春天美景。 通过《古诗二首》的学习,拓展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所学方法,进行方法的迁移运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他们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引导孩子展开想象,帮助理解。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能够自主独立识字,对于字词及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基本上没有好大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时《咏柳》的学习中,还是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渗透本单元语文要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并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的方式,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本课除了需要学习《咏柳》外,还需要拓展学习《语文园地一》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村居》一课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相关方法,在《咏柳》的学习中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试着运用方法,那么在《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学习中,大胆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所学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导读诗题(指向目标1) 1. 复习古诗:指名背诵《村居》。 2.交流学法: (1)通过有节奏有韵味的读,可以将古诗读的更美,也能更好的理解诗句。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的发挥想象,描述出诗句中生机勃勃的春天。 3.朗读题目《咏柳》 4.试着猜一猜“咏”字的意思。 在老师的讲解下,明白“咏”的意思。 读一读认一认形声字“咏”。 5.能在理解咏的基础上,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的意思,并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咏”的古诗,《咏鹅》、《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