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5分)(易错题)下列事件中,事件A,B是相互独立事件的是( ) A.把一枚均匀的硬币抛掷两次,事件A:第一次为正面向上,事件B:第二次为反面向上 B.袋中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不放回地摸2个球,事件A:第一次摸到白球,事件B:第二次摸到白球 C.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事件A:出现的点数为奇数,事件B:出现的点数为偶数 D.事件A:某人能活到65岁,事件B:某人能活到75岁 答案:A 解析:把一枚均匀的硬币抛掷两次,对于每次而言是相互独立的,其结果不受先后影响,故A中A,B是相互独立事件;B中是不放回地摸球,显然事件A与事件B不相互独立;对于C,A,B为互斥事件,不相互独立;D中事件B发生的概率受事件A发生的影响.故选A. 易错提醒: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不能正确判断两事件是否为相互独立事件. 2.(5分)某单位对某村的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若甲、乙两贫困户获得扶持资金的概率分别为和,两户是否获得扶持资金相互独立,则这两户中至少有一户获得扶持资金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两户中至少有一户获得扶持资金的概率为P=×+×+×=. 3.(5分)[2024·汕头金山中学高一检测]从应届高中生中选拔飞行员,已知这批学生体型合格的概率为,视力合格的概率为,假设各项标准互不影响,从中任选一名学生,则该学生这两项标准恰有一项合格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两项都合格的概率为×=,两项都不合格的概率为(1-)×(1-)=,故恰有一项合格的概率为1--=.故选D. 4.(6分)(多选)掷一枚骰子,观察向上的面的点数,事件A表示“点数为奇数”,事件B表示“点数为4或5”,事件C表示“点数不超过3”,事件D表示“点数大于4”,则( ) A.事件A与事件B是相互独立事件 B.事件B与事件C是互斥事件 C.事件C与事件D是对立事件 D.D A∩B 答案:AB 解析:由题意知P(A)==,P(B)==,P(AB)==P(A)·P(B),∴事件A与事件B是相互独立事件,故A正确;∵事件B与事件C不能同时发生,∴事件B与事件C是互斥事件,故B正确;点数为4时,既不属于事件C,也不属于事件D,∴事件C与事件D不是对立事件,故C错误;∵事件A∩B表示“点数为5”,∴A∩B D,故D错误.故选AB. 归纳总结:判断两事件是否具有相互独立性的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两个事件发生是否相互影响. (2)公式法:检验P(AB)=P(A)P(B)是否成立. 5.(5分)有一道数学难题,在半小时内,甲能解决的概率是,乙能解决的概率是,2人试图独立地在半小时内解决它,则2人都未解决的概率为_____,问题得到解决的概率为_____. 答案: 解析:甲、乙两人都未能解决的概率为 (1-)(1-)=×=, 问题得到解决就是至少有1人能解决问题, ∴P=1-=. 6.(10分)甲、乙两射击运动员分别对一目标射击1次,甲射中的概率为0.8,乙射中的概率为0.9,求: (1)2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 (2)2人中恰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3)2人至少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4)2人至多有1人射中目标的概率. 解析:设“甲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乙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则A与B,与B,A与,与为相互独立事件,且P(A)=0.8,P(B)=0.9. (1)2人都射中目标的概率为P(AB)=P(A)P(B)=0.8×0.9=0.72. (2)“2人各射击1次,恰有1人射中目标”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甲射中、乙未射中(事件A发生),另一种是甲未射中、乙射中(事件B发生).根据题意,事件A与B互斥,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所求的概率为 P(A)+P(B)=P(A)P()+P()P(B) =0.8×(1-0.9)+(1-0.8)×0.9 =0.08+0.18=0.26. (3)“2人至少有1人射中”包括“2人都中”和“2人有1人射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