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18398

二《风景谈》同步训练(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235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风景谈》(基础模块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干chè( ) 断jié( ) 西装gé( )lǚ( ) ②颀( )长 汤( )汤( ) 浅( )濑( )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几案(jī) 锄锹(qiū) 坎儿井(kǎn) B.掮着(qián) 札记(zhá) 贴照簿(bù) C.干坼(chè) 石磨(mò) 黑魆魆(qū) D.荷枪(hé) 山坳(ào) 倦怠(dài) 3.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①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 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 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②在这里,蓝天明月, 山, 黄土, 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4.《风景谈》的作者是 ,原名 ,浙江桐乡乌镇人。这是一篇 (体裁)。 5.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缭绕: ②静穆: ③黑魆魆: ④贻笑大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风景谈》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6.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7.对划线两句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寒光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形象。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互相映衬,显示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的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一句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8.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9.为这两节文字拟个标题: 。 10.“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它的“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①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起,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