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质量检测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本课堂质量检测共40分,测试时间20分钟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大江”指长江。“风流人物”指有才华、有文治武功的杰出人物。 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中,“故垒”指旧时的营垒,“人道是”说明这里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原址,只是人们传说而已。 C.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句描绘了周瑜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形象。其中“小乔初嫁了”是为了突出周瑜的爱情美满,家庭幸福。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描写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2.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下列对典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中,作者用孙权的典故,是为了表达对孙权的仰慕和对英雄已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 B.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中的“寄奴”指刘裕。作者借刘裕的典故,表达了对刘裕北伐功绩的赞扬,同时也希望南宋朝廷能效仿刘裕,收复失地。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用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典故,是为了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会重蹈刘义隆的覆辙。 D.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中,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有报国之志,同时也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让自己像廉颇一样为国效力。 3.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的风格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豪放,意境开阔,情感豁达超脱,既有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格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悲壮,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C. 两首词都属于豪放词派,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念奴娇·赤壁怀古》更加激昂慷慨,情感也更加浓烈。 D.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豪放中蕴含着一种旷达的情怀,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下列对《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B.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描绘了天气忽冷忽热,让人难以适应,体现了词人身体的不适和内心的愁苦。 C.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通过描写菊花凋零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将词人的愁绪推向高潮。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0.5分,共10分) 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___ _。”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元嘉年间北伐失败的历史,感叹当时宋军将领刘义隆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 __,____ __,___ ___。”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____ __,__ ____。” 5.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南宋朝廷命运的担忧。 6.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 ____”一句表现周瑜的儒将风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