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66588

9.《复活(节选)》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42321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活(节选),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 复活 》 【俄】列夫·托尔斯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学习目标 把握全文主旨,理解“复活”意蕴。 品析节选语言,赏析人物形象刻画。 了解本书情节,了解小说人物关系。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人性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20岁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24岁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27岁月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一年后,进入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82岁病逝。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纵然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 作家简介 相关评价 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国。” 鲁迅称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整体情节: 卡秋莎·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妓女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她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她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 整体情节: 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聂赫留朵夫准备和她结婚。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了他的求婚,而与另一个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婚,开始新的生活。 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描写的是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忏悔自己当年的罪恶、请求她宽恕的场景。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活”。 任务一 “复活”解读 ———玛丝洛娃角度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结局(59-78段): 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高潮(44-58段): 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发展(22-43段): 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原谅,但被拒绝。 开端(1-21段): 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复活”一词是针对“已死之人”所用,玛丝洛娃在“复活”之前,一定有过一段堕落的经历。 【提问】玛丝洛娃为何而“死”? 结合《复活》整本书的情节,思考造成玛丝洛娃不断沉沦,最终陷在社会的泥潭中无力自拔的原因是什么? (1)周围的环境 ①童年遭遇:生下来就被抛弃,缺少父爱、母爱; ②思想根源:在地主家的生活,特殊的身份———半养女、半家奴; ③恋爱经历:18岁时被聂赫留朵夫欺骗,丧失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开始仇恨社会,并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④不幸生活:在她寻找工作、力图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时候,不断地被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