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83560

2.2.2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5464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2.2,PPT,七年级,济南,生物,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 济南版·第二单元·第二章 1、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列表比较各类脊椎动物的异同,进一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分析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认同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双须缺鳍鲇是一种热带观赏鱼,透过其近乎透明的身体,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骨骼和部分内脏,其中最明显的是贯穿躯体的脊柱。双须缺鳍鲇的脊柱由一节一节的脊椎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且大大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鱼类(fish)、两类(amphibian)爬行类(reptile)、鸟类(bird)、哺乳类(mammal)等动物的躯体具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vertebrate)。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观察鲫鱼 1.鲫鱼在游泳时,躯干部、尾部和鳍分别有什么作用 2.鲫鱼的口和鳃盖交替张合,对鱼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水会对动物的运动产生较大的阻力,同时又能对动物产生一定的浮力。描述鲫鱼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1.鲫鱼在游泳时,躯干部、尾部和鳍分别有什么作用 鲫鱼主要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依靠鳍协助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同时借助体内的鳔悬浮在一定的水层中,以减少运动中的能量消耗。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侧线 鳃盖 胸鳍 背鳍 尾鳍 臀鳍 腹鳍 鱼鳍的作用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 保持鱼体竖直方向的平衡; 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决定运动的方向 保持鱼体平衡 鲫鱼游泳时,各种鳍是相互协作的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 转换方向。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含氧多的水 口 鳃 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水 鳃盖 鱼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完成呼吸运动(用鳃呼吸) 当水流经鳃时,水中的氧气扩散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空排出体外。 想一想:如何进行气体交换? 2.鲫鱼的口和鳃盖交替张合,对鱼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梭形 体表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3.描述鲫鱼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鱼类是种类最多、形态最为多样的脊椎动物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青鱼 体色为青黑色,栖息在水域中下层,主要以螺、蚌等软体动物。 鳙鱼 背面暗黑,并有不规则黑点,栖息在水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食。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被食用、观赏等。 鲢鱼 体色较淡,因而又称为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以硅绿藻封浮游植物为食。 草鱼 体色为青黄色,栖息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岸边,主要以水草为食。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沉浮,是因为它们的身体里面有个像小瓶子的东西,叫做鱼鳔。鱼通过控制鱼鳔中空气的多少就可以控制沉浮。 受此启发,人类发明了潜水艇。其中有个类似鱼鳔的结构———压载舱,通过模拟它的功能,潜艇便实现了上浮和下沉。当船员向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变重,会逐渐下沉。当水舱充水后潜水艇的重力等于浮力时,可以悬浮在水中,当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重力减小,从而使潜艇上浮。 鱼类与潜水艇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且能够辅助呼吸。 青蛙成体的躯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蹼,可以爬行、跳跃和游泳。 青蛙有哪些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两栖动物 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是变温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