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综合实践专题三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从化学、生物学、物理、地理等多学科视角分析并检测水质,体会科学、技术、工程融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本地天然水的组成成分;了解水的净化过程,掌握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认识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净水材料的性质与 用途。 3.通过“自制净水器”的方案设计、动手制作、展示交流、反思改进等环节认识到“天然水”向“净化水”变化的实质,增强“净水方法”与“实际运用”的联系。 自主预习填空 1.水质检测的指标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自制净水器通常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学习过程 环节一:提高认知 根据各小组课前分配的任务,分享查阅资料。 请说说我们身边的生活用水来源有哪些? 饮用水的发展历史。 在家长陪同下去离家最近的水域取水,观察水质的颜色,气味,污染物等。 经过净化的水怎么知道是不是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检测的指标有哪些? 任务一:自然界的水经过哪些过程才能达标成为生活用水? 各小组用3分钟时间,利用所学知识绘制净水流程图 环节二:水质检测 任务二:水质检测 参照表 检测指标 检测方法 标准值 备注 色度 肉眼观察 无色 浊度 肉眼观察 澄清 臭和味 闻 无异臭、异味 pH 精密pH试纸 6.5≤pH≤8.5 pH大于7为碱性,等于7为中性, 小于7为酸性 硬度 肥皂水 软水 泡沫多为软水,泡沫少或有浮渣为硬水 游离氯 余氯试剂 0.05mg/L~2 mg/L 自来水采用液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消毒方式时,应测定游离氯。 溶解性总固体(TDS) 水质检测仪 限值1000 mg/L 总有机碳(TOC) 水质 检测仪 限值5mg/L 数值越高,则水中有机物含量越高 高锰酸盐指数(COD) 水质检测仪 限值3mg/L 数值越大,说明水受有机物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越大 菌落总数 平皿计数法 100MPN/mL或CFU/mL 要进行空白对照 实验 小组完成 检测指标 检测结果 河水 自来水 直饮水 色度 浊度 臭和味 pH 硬度 游离氯 溶解性总固体(TDS) 总有机碳(TOC) 高锰酸盐指数(COD) 菌落总数 小组完成后,展示小组水质的表,并分享得到的感悟。 环节三:水的净化 以小组为单位列出自制净水器所需的材料,并绘制出安装原理图。提供的材料:小卵石、 细沙(或石英砂)、活性炭、纱布、棉花、玻璃棒、浑浊的泥水.可参照右图 任务三:动手制作 选取净水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安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河水检验自制净水器的效果。 环节四:学习的内化与巩固 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 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 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 ),固体颗粒可选用( ),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跨学科综合实践专题三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跨学科实践活动3,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五个学习主题中“化学与社会 跨学科实践”中的主题内容。新课标在“课程内容”当中再次凸显了“化学与社会 跨学科实践”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其所用课时不少于化学学科总课时的10%。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项目是作品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包含多种检测范围和多项检测指标。“净水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在设计、制作“净水器”过程中应考虑对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改善。 该项目综合体现“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学习主题的大概念及核心知识,涉及“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中化学与资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构元素观、变化观等化学观念,促进“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等跨学科大概念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