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93039

7.1 《短歌行》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0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短歌行,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必修
  • cover
短歌行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诵文本,感受诗歌韵味。。 2. 鉴赏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情感的技巧。 3.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鉴赏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 各位同学,假如时空穿越真的存在,大家是否想试一试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东汉末年,看一代英雄曹操如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品传世名篇《短歌行》,窥作者之心迹。 【自主学习】 1、知人论世 曹操(155-220),字孟德,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3、诵读品味,整体感知 全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第一层:借酒抒情,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抒发自己对贤才的思慕,表达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继续写对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以周公自比,表明虚心纳士,不遗余力的态度。 【活动探究】 1、学习活动一 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①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②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③功业未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学习活动二 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忧” 的?你能找出相关句子具体分析吗? 用典: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用典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势解》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史记·鲁周公世家》 比兴 ①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学习活动三 诗人为何如此渴慕人才?由此可看出诗人怎样的志向?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干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史记 高祖本纪》 由此可见得人才者得天下,诗人借对人才的渴求表达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志向。 4、学习活动四 本诗与《龟虽寿》都是曹操表现远大志向的诗作,但艺术手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短歌行》多用典,曲折地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龟虽寿》则托物言志,诗人以老骥自比,表达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小结】 《短歌行》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表现了诗人渴望招纳人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板书】 忧: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志: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作业】 学了这首诗, 你有什么收获呢?尝试写400字左右的人生启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