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50141

24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62180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课件,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课题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小说、童话、神话和寓言等,都富有想象力。所以要引导学生调动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运用快速默读去学习和感受文学作品的奇思妙想,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这是两篇外国寓言故事,了解情节和寓意即可。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文体常识,积累词汇。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3、品味描写,把握寓意。 重点 积累常识和字词 难点 品味手法,把握寓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想不想了解更多这样的故事?好,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故事。 看ppt 唤醒学生好奇心,创设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探究新知一、了解作者和作品伊索,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这本书传入中国。《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二、了解文体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言--假托故事,寓--寄托深意。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三、了解课文中人物宙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赫拉,宙斯妻子。掌管婚姻和生育。赫尔墨斯,宙斯儿子. 掌管商业。四、自主学习1、默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积累字词。2、再次默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3、三读课文,思考所用写作手法和寓意。五、合作探究,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1、小组内互相朗读一遍,看谁读的准,有感情。 2、交流各自对故事情节的梳理。3、分享各自对写作手法和寓意的理解。具体点拨: 1、正音 hè diāo bì赫 雕像 庇护 mù jiào liàng róng 爱慕 较量 虚荣 kǎi 凯歌2、梳理情节关键词句《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情节可概括为“三问三答”: 《蚊子和狮子》情节可概括为“一胜一败”:3、写作手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主要使用了对话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蚊子和狮子》主要使用了拟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手法。4、寓意:两篇寓言的最后一段。 按要求阅读相关内容。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专心投入,合作阶段,学生有秩序有见解。 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文学常识。为朗读文本准备。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先自主再合作,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活动步步深入。 课堂练习 1、赫耳墨斯三次问话心理一样吗?“笑着问道”的“笑”有什么含义?2、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3、比较《蚊子和狮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4、两则寓言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学生限时完成训练,过程要专注,不磨蹭不讨论。 夯实基础,巩固积累。 课堂小结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骄兵必败的寓意哲理。 学生再次自查目标实现情况。 引导学生做事有头有尾,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