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1、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兴趣,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2教学目标2在欣赏《船工号子》、《哈腰挂》、《嗺咚嗺》的活动时,能用聆听、演唱、律动、动作表演、分析等活动感受和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教学目标3、知道劳动号子及其基本类别,探究音乐要素和劳动强度、劳动风险、劳动情绪之间的关系,乐于积极参与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编创活动。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初中音乐课中的歌唱方法、乐理知识、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但他们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5教学重点:在欣赏《船工号子》、《哈腰挂》、《嗺咚嗺》的活动时,能用聆听、演唱、律动、动作表演、分析等活动感受和体验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6教学难点:探究劳动号子或劳动歌曲的音乐中劳动强度与劳动紧张度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劳动的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劳动情境,请学生合着教师弹奏的音乐搬运凳子,初步体验劳动音乐与劳动之间的联系。 (活动意图:在不同的速度、力度的音乐中搬运凳子,在对比中初步感受动音乐与劳动之间的联系。) 2、简介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号子因其与劳动地区、劳动民族、劳动群体、劳动形式、劳动强度等有关,需要以不同的种类、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演唱方式来统一劳动的步调。 (活动意图:对劳动号子有一个整体的字面认识,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活动2【活动】聆听 ~(一)、聆听《哈腰挂》 1、教师播放《哈腰挂》片段,学生聆听音乐,身体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节奏中感受伐木工人搬运木头的劳动力度和强度。 (活动意图:身体律动能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体验劳动强度与劳动紧张度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强度的劳动,轻体力劳动还是重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 (活动意图:将身体的体验与感受直接用语言进行表达。) 3、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自己是怎么判断的。(乐句幅度短小,领、和紧凑。速度为中速,与劳动的步伐协调一致。音乐构成因素较单一,结构形式变化少,曲式简单。节奏规整。) (活动意图:加深学习难度,让学生从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作品与现实劳动的强度,情绪之间 的关系。) 板书:搬运号子 (板书意图:让学生知道劳动号子的类别里有“搬运号子”这个类型。) 4、简介“哈腰挂”:哈腰挂属于搬运号子类的抬木号子,是伐木工人在装车、归楞、运木时所唱的号子。在搬运劳动工程中一般八人为一组,木头两侧各站四人,边走边唱。领唱者并不抬木头,而是专门用歌声来统领别人抬,他唱完一句,大家便挪动一下脚步,同时应和一声。由于领唱者张口就唱“哈腰挂”,因此将此类劳动号子名为“哈腰挂号”。 (简介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哈腰挂》的音乐内容,为下一步听音乐律动打基础。) 5、播放音乐,学生看着课件中的歌谱,像搬运工人那样听领唱者唱完一句后,挪动一下脚步,同时应和一声。再次体验搬运号子的音乐特点。 (活动意图:用劳动的步伐去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和劳动号子的作用,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勤劳的劳动者。) (二)聆听《嗺咚嗺》 1、播放《嗺咚嗺》片段,学生随老师用右手划拍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 (活动意图:学生在划拍的活动中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2、说一说:这段音乐相比《哈腰挂》而言,是一个什么强度的劳动,轻体力劳动还是重体力劳动。 (活动意图:将身体的体验与感受直接用语言进行表达。) 3、从音乐的角度分析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活动意图:加深学习难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