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衣 目录:给加点字注音、文学常识、重点注释、通假字、古今异义、课内诗词填空、课文理解、真题训练、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 岂 曰 同袍 戈 矛 修我矛戟 偕 作 同裳 文学常识 1.《无衣》选自《诗经·秦风》。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 到 的诗歌 篇,也称 、 ,到汉代,儒家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它是我国 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多以 言为主,在章法上具有 的特点。 、 、 、 、 、 合称为“诗经六义”。 是各地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即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为 和 。共105篇。 即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灵。共40篇。 :铺陈叙述,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 “四书”分别为 、 、 、 。 “五经”分别为 、 、 、 、 、 。另外,曾有一本 与以上五本书合称为“六经”,但后已失传。 为“五经”之首。 与“诗经六义”不同的是,君子六艺,指的是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 、 、 、 、 、 。 重点注释 1.与子同袍: 2.王于兴师: 3.与子同仇: 4.与子偕作: 5.与子同裳: 6.修我甲兵: 7.与子偕行: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与子同泽: 古今异义 1.王于兴师 古义: 今义: 2.与子同仇 古义: 今义: 3.与子同泽 古义: 今义: 4.修我甲兵 古义: 今义: 课内诗词填空 1.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 ,与子同仇! 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 , ! 3.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 , ! 课文理解 1.《无衣》每章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是运用了 的艺术手法。 2.“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是否可以互换顺序? 3.“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 真题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戈(ɡě)矛 行(xínɡ)军 王于兴(xīnɡ)师 B.同仇(chóu) 袍泽(zé) 修我矛戟(jí) C.衣帛(bó) 庇(pì)护 岂(qǐ)曰无衣 D.揣度(duó) 勠(lù)力 与子偕(xié)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斗篷 讨伐 同仇敌汽 一言九鼎 B.恺甲 偕作 马革裹尸 慷慨激昂 C.诗经 癖好 踌躇满志 奔赴前线 D.诸候 战袍 箭拔弩张 骄奢淫逸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于兴师 兴:发动 B.与子同仇 仇:仇敌 C.修我甲兵 兵:士兵 D.与子偕作 作:起 4.下列句子含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与子同仇 B.与子同泽 C.与子同裳 D.与子偕行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于兴师 B.与子同仇 C.与子偕作 D.修我甲兵 6.对下面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A.难道说没有衣服穿 我与你同披一件战袍。 B.大概说没有衣服穿 我与你有同样的战裙。 C.难道说没有衣服穿 我与你有同样的战裙。 D.大概说没有衣服穿 我与你同披一件战袍。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衣》属于风、雅、颂中的“雅”这一部分中的内容。 B.“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体现了中国人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C.《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视为经典,乃称《诗经》。 D.《诗经》收又称“诗三百”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主题。 答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 岂(qǐ)袍(páo)戈(ɡē)矛(máo)戟(jǐ)偕(xié)裳(chánɡ) 二、文学常识(《无衣》文学常识部分同《伐檀》) 1.《诗经·秦风》 2.《诗经》 西周初期 春秋中期 305 《诗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