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寡人之于国也 目录:文学常识、读音、重点注释、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句子填空、句子翻译、课文内容理解、真题训练、答案 一、文学常识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 孟子名 ,字 , 时期邹人,是 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他为“ ”,(尊称孔子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不仅在哲学论理上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提出了 的思想,主张(性善论/性恶论)。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记载 言行的书,共 篇。 南宋朱熹将 、 、 、 四部儒家经典合称为“四书”。 二、给加点字注音 寡 人 粟 米 弃甲曳 兵 鱼鳖 不可胜 食 数 罟 洿 池 衣 帛 庠 序 孝悌 饿莩 鸡豚 狗彘 畜 养 孝悌 颁 白 然而不王 者 重点注释 1.河内凶: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王好战: 4.请以战喻: 5.填然鼓之: 6.弃甲曳兵而走: 7.直不百步耳: 8.不违农时: 9.谷不可胜食: 10.数罟: 11.洿池: 12.树之以桑: 13.无失其时: 14.勿夺其时: 15.谨庠序之教: 16.申之以孝悌之义: 17.然而不王者: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9.非我也,岁也: 20.王无罪岁: 21.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直不百步尔: 5.王无罪岁: 五、词类活用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2.请以战喻: 3.填然鼓之: 4.树之以桑: 5.七十者衣帛食肉: 6.谨庠序之教: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然而不王者: 9.王无罪岁: 六、一词多义 1.之:(1)寡人之于国也 (2)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3)填然鼓之 (4)民之多于邻国 (5)申之以孝悌之义 (6)未之有也 (7)树之以桑 (8)王道之始也 (9)鸡豚狗彘之畜 (10)谨庠序之教 2.以:(1)请以战喻 (2)斧斤以时入山林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以五十步笑百步 3.然:(1)河东凶亦然 (2)填然鼓之 (3)然而不王者 4.于:(1)寡人之于国: (2)移其民于河东: (3)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七、古今异义 1.河内凶 古义: 今义: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 今义: 3.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 4.兵刃既接 古义: 今义: 5.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6.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 今义: 7.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 今义: 8.树之以桑 古义: 今义: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 今义: 八、特殊句式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是亦走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我也,兵也(岁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九、重点句子填空 谨庠序之教, , 。 ,鱼鳖不可胜食也 ,王道之始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十、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梁惠王为“使民增多”,所施行的政策是: 他的困惑在于: 。 全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具体如何划分?简要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 3.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那么孟子有没有正面回答呢? 十二、真题训练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hào)战 寡( ɡuǎ)人 不可胜(shènɡ)食 养生丧(sānɡ)死 B.粟(lì)米 兵刃(rèn) 衣帛(bó)食肉 弃甲曳(yè)兵 C.数罟(ɡǔ) 桑(sānɡ)树 鸡豚狗彘(zhì) 黎(lí)民百姓 D.洿(w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