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90439

16《阿房宫赋》《六国论》联读复习课(共1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586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17张
  • cover
(课件网) 《阿房宫赋》《六国论》 联读复习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杜牧 阿 房 宫 赋 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钩心斗角(古义: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积蓄;今义:筹划,计划,组织)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怜悯) 2.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乘着辇车)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名词用作动词,变成焦土) 燕、赵之收藏(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宝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鉴:名词用作意动,以……为鉴) 3.名句默写 《阿房宫赋》中,用倒置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妆镜的句子是 , 。 描写秦始皇喜爱繁花奢侈,连梁柱上突出的钉头都比粮仓的米粒还要多的句子是 , 。 4.句子翻译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杳不知其所之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相当于“然” 助词 语气助词 无花纹的丝织品,萦绕 久久地 让 假使 往,到 它(指代秦的灭亡) 一 词 多 义 一旦 统一、一致 专一 黄鹤一去不复返 六王毕,四海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顽固 本来 稳固,牢固 全 把……看成一样 一 词 多 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喜爱 爱护 喜爱 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 秦以攻取之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取妻如之何?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取出,提取 攻取,攻下 夺取 同“娶” 助词,“着” 一 词 多 义 1.第③段划线句以极其概括的语言写出了秦灭亡过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楚人一炬”所指的事件是什么?这种写法是否符合“赋”的主要特色? 2.“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意思 3.《新唐书·杜牧传》评价杜牧“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请结合选段的议论谈谈你对这个评价的认识。 4.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来铺陈描述阿房宫的?这样的描写对于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思维提升 1.指项羽火烧阿房宫,这种写法不符合赋的主要特色,因为赋的主要特点在描写事物时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划线句却以用凝练、概括的笔角触来书写。 2.不相同。①②相同,指的是六个国家,③指的是六国的统治者。 3.选段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笔锋直指当时的统治者。作者杜牧借此告诫唐王朝,要“爱人民”,不要挥霍无度,劳民伤财,否则就要重蹈秦王朝的覆辙。选段最后的议论体现出杜牧“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的勇气和胆量。 4.第一段充分描绘出阿房宫建筑精致豪华、富丽堂皇,第二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这两段都表现了秦始皇的穷奢极欲,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铺垫。 六国论 苏 洵 1.默写 《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 作者明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这也论证了 的观点。 2.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