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碳的氧化物 练基础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1. 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 2 一氧化碳的性质 2.下列有关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练能力 3.“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5. 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OCO2CaCO3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6.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开始时应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 B.玻璃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D.处理尾气时体现了CO的可燃性 练素养 7.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性质角度看,“水循环”主要是由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引起的;“氧循环”“碳循环”主要是由 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任填一种,下同),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 ℃、200 kPa和加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工业流程如图所示。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生活中含碳物质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1中物质转化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的是 (填序号)。 (3)CO与CO2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微观解释是 。 (4)图2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判断并说明理由: 。 (5)用熟石灰[Ca(OH)2]吸收CO2可以固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吸收8.8 g CO2至少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