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②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③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②梧桐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形容丧偶之痛。③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挚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人虽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B.苏词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正唯“无言”,方显怀念;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梦境有了静默的美好、恬静。 C.贺词中的“原上草,露初晞”,借露水哀叹妻子生命短暂,又使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不显得突兀,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离世的伤悲。 D.贺词中的“谁复挑灯夜补衣”,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表现了妻子的贤慧、勤劳以及夫妇之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 2.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堪称古代悼亡篇章中的双璧,同以真挚、沉痛见称。试分析这两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县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苏轼的寄赠之作,所赠对象是参寥子,苏轼与他志趣相投,两人是好友。 B.词的上阕气势不凡,以潮涨潮落比喻人世聚散离合,表达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C.词的下阕“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表达与友人离别的不舍,希望友人保持高雅情操。 D.整首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意境浑然,气势雄放,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4.本词中“白首忘机”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鬓如霜”都展现了一个鬓发斑白的词人形象,但两者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 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