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练习+答案) 原文解读 登 高 杜 甫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大意】秋风劲急,秋日天高,猿啸悲哀凄清。水中的小渚上水清沙白,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赏析】首联着重刻画诗人眼前的具体景物,形、声、色、态一一展现。风、天、渚、沙、猿、鸟,构成了悲凉的秋景图,“哀”字为全诗定下了“悲秋”的基调。 【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大意】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坠下,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赏析】颔联以仰视和俯视的视角,极写肃穆萧飒、空旷辽阔之景象,更赋予秋景以一种无穷无尽的时空感。 【原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大意】远离故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赏析】颈联是对诗人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诗人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雄阔高浑的诗句之中。 【原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意】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失意,刚刚停下消愁的酒杯。 【赏析】艰难,既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这是诗人潦倒不堪的根源,忧国伤时之情跃然纸上。 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襄阳(今属湖北)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杜审言孙。曾居长安少陵,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开元时,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成忘年交。六载,应玄宗选贤诏,赴京应试,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后因献“三大礼赋”,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乱起,辗转至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返京后,因上疏援救房琯,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曾往返鄜、华、洛等地。适唐军兵溃相州,遂作“三吏”“三别”等诗。后漂泊至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贫病,携眷欲北归。大历三年(768)出蜀,闻北乱,转赴南方,病故湘江舟中。诗作揭露社会矛盾与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注本甚多。中华书局出版有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 创作背景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了抒发心中深沉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明代诗评家胡应麟就曾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思维导图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表面写景,实质写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其中又都暗含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如《登高》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前后四句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全诗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 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典型的风格特点。“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