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46756

16《赤壁赋》《登泰山记》任务式比较阅读 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30187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必修,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上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 欣赏山水美景,实现心灵突围 ———《赤壁赋》 《登泰山记》比较阅读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游览胜迹,与自然接触,总能引发文人墨客的遐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姚鼐的《登泰山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天让我们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灵魂之旅,和苏轼、姚鼐同行,在文字中去登山临水,畅游赤壁,共登泰山,感受自然之美与作者情怀,体悟从山水间获得的哲思吧。 走进文学中的风景胜地 1.通过比较阅读两篇作品,赏析不同景物的特色,感受作品展现的独特的山水自然之美。 2.通过比较进一步分析两篇作品行文思路的不同,感受《赤壁赋》中的景、情、理的结合,揣摩《登泰山记》的情景关系。 3.比较古代文人在仕途失意之际面对山水不同的情感态度,获得人生启示。 学习目标 任务一:诵读文本感不同 自由诵读两篇课文,从语言、写景、情感等角度谈谈你对两篇课文的整体感受。 自由交流诵读感受: 语———抑扬顿挫 写景———空灵缥缈 情感———乐悲豁达 《赤壁赋》 《登泰山记》 语———雅洁精准 写景———雄浑壮丽 情感———内敛自豪 任务二:梳理文脉品风景 1.再读两篇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中的信息。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何人 何时 何故 何地 何景 赤壁赋 登泰山记 何人 何时 何故 何地 何景 苏子与客 姚鼎与朱孝纯 壬成之秋,七月既望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丁未 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过着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乾隆三十九年秋《四库全书》初稿完成,42岁的姚鼐以自己“病赢、双亲高龄需奉养”为由致仕回乡,道经泰安。 黄州赤壁 泰安泰山 赤壁水月 泰山大雪、日落、日出及人文景观 2.梳理并展示两篇文章的思路结构 赤壁赋 泛舟赤壁 主客问答 主客同欢 饮酒放歌 主达 孟德周郎 盈虚有常 洗盏更酌 写景(乐) 客悲 叙事(过渡) 抒情、议论(悲) 放歌奏箫 景美 人雅 清风水光 举酒诵诗 箫声怨泣 主乐 客哀 蜉蝣一粟 风月可得 枕藉舟中 叙事(乐) 2.梳理并展示两篇文章的思路结构 登泰山记 泰山地理 泰山日出 泰山景观 日出前 日出时 空间顺序 人文景观 亲历奇观 绚丽壮美 登临泰山 日出后 京师———泰安 山麓———山顶 登山后所见 自然景观 时间顺序 空间+时间顺序 对比小结: 赤壁赋 泛舟赤壁 主客问答 主客同欢 放歌奏箫 登泰山记 泰山地理 泰山日出 泰山景观 登临泰山 《赤壁赋》“以文为赋”,内容上有描写、叙事、议论和抒情,借人物对话来议论和抒情。 《登泰山记》记,属于散文范畴,以记叙、写景为主,情和理融于记叙描写中。 3.推荐写景佳句 两篇作品描写景物都非常精彩,如果让你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来推荐赤壁或泰山,你会挑选哪些句子或段落,为什么? 赤 壁 泰 山 写景 语句 …… …… 推荐 理由 示例 景物灵动,境界辽阔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有极强的人文性 写景语句 推荐理由 《赤壁赋》 这八个字描绘了月夜下江上平和的景象。 写出秋意之浓,秋水之浩渺。 用对偶句表现作者在美景下的情致,极富韵味。 “浩浩乎”与“飘飘乎”前后照应,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来。 3.推荐写景佳句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