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50529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短歌行(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34402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短歌
    课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短歌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 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把握重点词义,读懂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写愁却不消极的思想特征。 审美发现与鉴赏:鉴赏用典和比兴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参与:结合诗人生平,理解其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鉴赏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用典和比兴,理解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雄健苍凉的迟暮叹歌 情境导入: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他不仅以武力平定乱世,更以文采风流名垂青史。他就是三国时期的魏武帝———曹操。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他的诗作《短歌行》,去感受这位枭雄在乱世中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英雄梦想的执着追求。 任务一:走近诗歌,感受英雄豪情 1.明确字音。 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ōu) 何时可掇(duō) 契阔谈 (yàn)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2.聆听朗读,概括诗歌风格。 慷慨激昂,气象宏大 资料补充:建安风骨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3.自读诗歌,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说这首诗的押韵特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押韵特点:①不是一韵到底,而是以四句为一组,每四句一换韵; ②每一组基本上第一、二、四句押相同或相似的韵,第三句不押。 4.解题 行:古代诗歌体裁 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章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亦称古诗、古风。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5.重点释义,读懂诗歌,概括章节内容。 第一层(对酒当歌……唯有杜康) 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渴求贤才的急切 第三层(明明如月……心念旧恩) 既得贤才的欣喜 第四层(月明星稀……天下归心) 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以及天下贤才定能归附自己的自信 任务二:鉴赏手法,把握艺术特色 1.找出本文运用“用典”的地方,并分析用典的含义。 ①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